如何缓解孩子的厌学情.. | [12-21] | |
临泉三中举办“携手共.. | [12-20] | |
人民日报:再厉害的教.. | [12-19] | |
临泉县关工委在迎仙路.. | [12-17] | |
关于第二届“好家风伴.. | [12-16] | |
颍泉区2024年“中.. | [12-13] | |
人民日报:务必教会孩.. | [12-13] | |
教育就是,忍住,不插.. | [12-11] |
电话: | 0558-2272076 |
地址: | 阜阳市关工委家教组 |
当前位置:首页 > 心理生理健康 |
运用心理学原理 增进家庭教育效果 | 互动留言 |
发布时间:2019-12-04 浏览:1233 次 字体大小 : 大中小 | |
颍上县关工委 马少山
社会心理学认为,教育就是影响,教育过程就是对受教育者施加心理影响的过程。在家庭中,能够对孩子施加影响的因素,都属于家庭教育的范畴,都是通过孩子的心理作用而实现教育的。因此,了解心理学原理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就能够使家庭教育建立在更加科学的基础上,取得更好的效果。 在家庭中,言教、身教、环境教育是家庭教育的三大基本形态,下面,就心理学原理在这三大基本形态中的作用,作简单的分析。 一、言教是说服性教育 家庭教育中的言教是指家长通过言语对孩子施加影响的教育。要想取得好的教育效果,家长要注意运用以下心理学原理: 1、以理服人。人是有理性的,这是人与动物在心理上的最大区别。孩子在社会化过程中,不仅逐步形成了如善恶、是非、美丑等观念,而且还逐步熟悉了社会生活中的一些行事规则、即“事理”,如崇德、修身、仁爱、怜悯、诚实、守信、宽厚、恕人、孝亲、友善、正直、立志、自尊、自信、自强、自重、勤劳、节俭、勇为、知耻、谏诤、公义、奉献、坚毅、气节、廉洁、为学、自省、改过、团结、合群、敬业、求实、担当、笃行等。在家庭教育中,当孩子的想法有违道德观或做法有违“事理”时,家长可结合生活中的例子,对涉及的“事理”进行分析,也就是以理服人,帮助孩子提高认识。 2、以情动人。亚里士多德说:“说服是通过演讲使观众动感情产生效果的。”说服他人,是要改变他人的认知;而他人在认知过程中,总伴随着情感体验。如果他人在说服中的情感体验是有兴趣,愉悦、振奋,就容易改变原有的认知而形成新的认知,出现好的说服效果;反之,如果他人在说服中的情感体验是消极、冷淡、散漫甚至压抑,就难以改变原有的认知和形成新的认知,不会取得好的说服效果。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说服孩子改变不当的思想和行为时,要注意运用“情感的力量”去打动孩子,做到以情动人。在具体方法上,一是不要居高临下地摆家长架子,把说服当成训斥,而要以平等的身份与孩子对话;二是要寻找共同话题;三是要认真倾听孩子的想法,站在孩子的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四是要体现家长的说服意图,是为了孩子有更好的发展前途着想的。 运用上述心理学原理,在于缩短家长与孩子的心理距离,增进融洽的关系,使孩子产生积极的情感。 3、以利诱人。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家长运用言教对孩子进行教育时,通过利益的诱导,也可以达到教育目的。如宋真宗赵恒为了劝人读书,写了《励学篇》,其中就有“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车马多如簇”等利益的诱导。 家长在言教中用利益诱导孩子时要注意:一是要使利益与孩子的需要相结合;二是要降低物质层次利益的诱导,着重于精神层次利益的诱导,如促进孩子树立远大理想,成为优秀人才等,这样才能取得好的和持久的效果。 二、身教是榜样教育 家庭教育中的身教是指家长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让孩子通过模仿而从家长的榜样中受到教育。在社会化过程中,模仿是人学习的主要途径。孩子在家庭中,接触最多的是家长,家长的言行举止时刻成为孩子模仿的榜样,从中受到教育。 有一个叫《爱心传递》的电视公益广告片,是说母亲给婆婆洗脚时,婆婆心疼劳累了一天的媳妇想自己洗,可媳妇说不累,坚持给婆婆洗脚。这一切,都被幼小的儿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有一天,儿子吃力地端着一盆水向妈妈走来,要给妈妈洗脚。 在这个公益广告片里,妈妈并没有教育孩子应如何尊敬老人,也没有要求孩子端水给自己洗脚。可妈妈给婆婆洗脚的行为为孩子树立了榜样。孩子从妈妈的榜样中受到了教育,便模仿妈妈的行为端水给妈妈洗脚,可见身教的力量是无形而巨大的。 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希望孩子长大后能够成人成才,有好的发展前途。但是家长要记住,你们希望孩子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那么你们首先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为孩子树立可供学习的榜样,让孩子从你们的榜样中受到教育。你们希望孩子孝敬你们,你们先要成为孝敬父母的人;你们希望孩子好好学习、努力上进,你们先要成为学习和努力上进的人等等。如果你们希望孩子怎样做,而自己又不能成为孩子的榜样,那么你们的希望就会大打折扣,甚至不起作用。在家庭中,家长应当为孩子树立怎样的榜样呢? 第一,家长要给孩子树立起一个正直善良的榜样。正直善良是人立身处事的根本,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如遵纪守法,公正坦率,急公好义,诚实守信,勇于负责,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等。正直善良是许多美德的集中表现。正直善良的家长,在孩子的心目中就是一座不朽的丰碑,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第二,给孩子树立起一个勤劳进取的榜样。勤劳进取折射出的是一种良好的敬业精神。他们的这种精神一旦为孩子所感受,就会强化孩子内在的学习动机,成为孩子不怕吃苦、努力进取的强大动力。 第三,给孩子树立起一个崇尚学习的榜样。父母都希望孩子学习努力、取得好的学习成绩。但很少有家长能做到用自身崇尚学习的行为去影响和促进孩子学习。有些富裕起来的家庭,家具样样有,唯独没有书柜;夫妻不买书、不藏书、更不读书。家长要求孩子好好学习,自己要为孩子树立起崇尚学习的榜样,这样,就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对孩子的学习起到激励作用。 第四,给孩子树立起一个平等民主的榜样。孩子的社会化是一个从家庭逐步走向社会的过程。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其独立意识越来越强烈,家长对孩子的影响力越来越弱。家长要保持对孩子持久的影响力,就要降低身份,变孩子的家长为孩子的朋友,营造出平等民主的家庭人际关系。有了这样和谐的家庭氛围,家长与孩子的沟通渠道才能畅通,从而保持持久的影响力。 三、环境教育是陶冶性教育 家庭环境包括家庭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家庭物质环境是由家庭生活空间、摆设、家具华丽程度等物质条件组成的;家庭精神环境是由家庭成员的生活态度、行为方式,成员之间的关系等精神条件组成的。任何环境都存在着精神场,或叫氛围。家庭环境的精神场虽说不为人所见,但它时刻通过暗示的方式,陶冶着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从而发挥影响和教育作用。对于心理发展不成熟的孩子来说,所产生的作用更大。人们常说的“潜移默化”,指的就是这种看不见的教育影响。我国古代的教育家特别推崇“化”的教育功能,认为它是在“润物细无声”中进行的,使人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教育。 精神场的性质决定着教育的性质。就家庭教育来说,家庭中良好的精神场对孩子产生的是积极的暗示,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如家长对知识持肯定性态度,认为知识多了才会有好的发展,这就会对孩子产生积极的暗示。在积极暗示的持久作用下,孩子对学习的态度在不知不觉中就会发生同化反应,产生对知识的渴望,也强化了学习动机。反之,如果家长不重视甚至贬低知识的作用,就会对孩子产生消极的暗示。在消极暗示的持久作用下,孩子对学习的态度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同化反应,产生学习的消极态度,大大削弱学习动机。 家长要重视家庭环境的育人功能,并努力营造出良好的家庭环境。做到:一是家庭摆设朴实,不奢华;二是家长要崇尚知识,家里有书柜,有藏书,家长爱学习;三是家长要有积极的生活态度,有敬业精神和进取心;四是家长要努力构建和谐的家庭人际关系。这样的家庭生活环境,对孩子有着良好的教育和促进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