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教育孩子不能.. | [10-08] | |
李希贵:现代的教育已.. | [10-08] | |
俞敏洪:好的家庭教育.. | [10-08] | |
动不动就积食、鼻炎的.. | [09-25] | |
动不动就积食、鼻炎的.. | [09-25] | |
安徽省阜阳市关工委深.. | [09-24] | |
李希贵:让孩子回归.. | [09-23] | |
阜阳市关工委调研临泉.. | [09-23] |
电话: | 0558-2272076 |
地址: | 阜阳市关工委家教组 |
当前位置:首页 > 家长课堂 |
当前家庭教育最大的危机是什么? | 互动留言 |
发布时间:2024-03-25 浏览:217 次 字体大小 : 大中小 | |
北京师范大学国家高端智库教育国情调查中心主任、教授, 教育部基础教育家庭教育指导专委会主任委员 张志勇
整个教育界对家庭教育是越来越重视,为什么?一方面,因为有时代的特点。我们过去的教育更多是关注孩子的学习、升学的问题,但知识教育本身在这个时代的重要性,特别是学校传授知识的功能和作用是在下降的。为什么?我们这个时代的发展,现在Chatgpt等等科技的涌现,导致学校教育的地位,从应试、知识传承的角度上讲,其重要性是下降的;另一方面,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地位在上升。为什么?现在不是让孩子们去去掌握海量的知识,而是通过精典型的、结构化的知识培养人。如何培养人?在实践中把知识转化为素养。由此,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越来越重要。 但是,我们面临的问题恰恰是家庭教育在削弱,家庭教育在学校的教育中被附庸化、应试化。 应该怎样做好家庭教育?老师怎么识别家庭教育当中的问题孩子?班主任老师怎么识别孩子的家庭环境?好的教育是什么?坏的教育产生的恶果怎么判断? 01 家庭教育价值观的危机 我认为,现在建构的家庭养育环境的六个指数,除了家长的养育风格,家长的家庭教育价值观是什么?这非常重要。因为整个家庭教育出的问题就在于家长家庭教育观的扭曲。当然这背后还有整个系统的问题、社会的问题、学校的教育功能问题外溢,把课程问题、作业问题、考试问题都外溢到家庭环境中了。尤其是升学问题,我们已经彻底陷入到了升学陷阱中,整个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都存在这个问题。包括我们刚才谈到的家庭教育的成功标准。好像大家都默认考上国内外名校就代表教育成功,考上职业高中就是失败。如果我们用这种观点来判断家庭教育,就完蛋了。 家庭教育到底是什么?家庭教育过去讲是做人的教育、是品格教育、是生活教育,不是升学成功与否的教育。现在我们整个价值观产生偏离了,这是当前家庭教育最大的危机:家庭教育价值观的危机。这是我认为当前家庭教育面临的最根源性的问题 02 家庭教育主体性角色的缺位 家庭教育主体性角色的缺位,也就是父母在家庭教育监护当中的缺位,这是中国家庭教育面临的重大挑战。尹后庆主任谈到了我们让祖辈爷爷奶奶看孩子,在这样的教育主体责任转变下,父母变成了第二位的责任人。李玫瑾教授也谈到了我们母爱的缺失、安全感的缺失、依恋感的缺失,很大原因也是因为父母没有时间去陪伴孩子。这是我特别忧心的一个话题。我们最近在关注留在农村的孩子,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到底是什么状况?也提出留守儿童需要有儿童的教育权益保障,其中不仅是有学校教育的权益,还有家庭教育权益的保障。当前在我们调查乡村教育问题时,发现有些地方的孩子,三岁就在幼儿园寄宿,还有些孩子长期几年都见不到父母,即使父母在身边的那些孩子,父母陪伴的时间又有多少?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03 家庭教育时间和空间的匮乏 第三个问题是家庭教育时间和空间的匮乏。现在很多孩子早晨天不亮就走了,有的孩子晚上回来父母又睡着了,那他有多少家庭教育时间呢?还有,我们现在把家庭陪伴的时间让渡给学校,因为家庭没人管,课后服务就这么来的,假期也是没人管孩子,学校就再给搞假期课后服务,把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功能往学校转移,这是个非常大的问题。课后服务、课外班为什么很多人送进去?因为父母没时间管,爷爷奶奶又管不了,培训班有的是为了升学提高成绩,有的则是为了接管那些没人管的孩子,这导致当下家庭教育的时间和空间的匮乏。 04 家校关系的友好性在降低,矛盾冲突在增加 家校关系的友好性在降低,矛盾冲突在增加。包括课间十分钟为什么不让孩子去锻炼?其实学校有学校的苦衷,一个是场地问题、条件问题;另外一个就是校园伤害的问题。我们的社会、家长对这些发生在学校环境里的孩子伤害的容忍度、理解度太低。家校关系的友好性降低给学校教育带来极大的压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相互关系比过去更复杂。我们过去的教育环境比较简单,孩子如果不听话你就揍两下,现在不行了,当然我们不允许去体罚孩子,包括语言暴力,不应该这样,但是反过来讲,对于学校教育环境下发生的非故意性失误,也需要社会家庭给予更多的理解与包容。 05 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新生态 我不断地在呼吁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新生态。我说:如果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功能不是各安其位、各扬其长,而都为了一件事:升学,那不是协同育人,是协同害人。现在,所谓的家校协同在升学上的力量太大了,而协同育人的力量不够。 我们要创造好的教育生态。现在我们的课程实施,都在强调课程改革,强调学科实践性学习。学科实践在哪里?我们现在学校的学科教育需要生活经验做支撑,生活经验不能光在课堂上,必须有丰富的社会生活、家庭生活,这是我们需要协同的。比如,今天说立德树人思想政治教育加强,肯定不能光在课堂里让孩子背概念,如果孩子没有情感和价值认同,只是记住这个概念有什么用?希望未来的研究能出更好的成果,包括李玫瑾教授提的三个实证研究很有意义,同样,在中国家庭养育指数建立的背后逻辑上,也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感谢各位! (本文根据张志勇教授在研讨会上的发言整理。《家庭教育蓝皮书(2024):中国家庭养育环境报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