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家教
家风家教
电话:0558-2272076
地址:阜阳市关工委家教组
当前位置:首页  >  家风家教
传承好家风 佑我大中华互动留言
发布时间:2019-08-01  浏览:1567 次    字体大小 :


刘培军 范醒华

 

讲述人:范醒华,70岁,曾担任界首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中原晚报》社长,现为市关工委副秘书长、市老年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市老年大学摄影课教师。

 

我出生在一个医生之家,从小闻惯了浓浓的中药香和刺鼻的消毒液味道,听惯了患者病痛的呻吟和治愈后的喜悦,更多的是看到父母细心周到的为病人解除病痛的真诚态度。父亲从18岁坐诊看病,到抗日战争当军医、抗美援朝当军医、转业地方当医生,直到去世前的2010年秋季,他在阜阳市骨科病房做髋关节头手术。他术后坐着轮椅、挂着尿袋还在为病人开药方。父母的言传身教,深深地影响和教育着我们。

 

母亲已经90岁高龄,现在依然精神矍铄。

 

她虽然已经是耄耋之年、满头银发,但身体很健康,什么毛病都没有,我的体检状况还不如母亲。我一直和母亲生活在一起,好好孝敬她、陪伴她,是我的责任,也是我最大的心愿。我曾问母亲:“妈,咱娘儿俩处得咋样?”母亲说“好呀”,我说:“下辈子我还做你的儿子吧?”母亲笑了,笑出了眼泪。

父亲和母亲都是从旧社会走过来的人,父亲曾是一名军医,母亲是一位护士。他们一生吃了很多苦,也利用自己的专业技术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过贡献。他们的家国情怀、敬业奉献精神,以及对儿女的教育,让我们受益终生。

 

白衣红心为病人 第一榜样在身边

 

父亲原名范琢璋,1919年出生于阜阳口孜一个中医世家,年轻时就习得一手好医术。1937年日军全面侵华,父亲主动参军,参加过多场抗日战争,包括武汉会战、长沙会战等。在湘西战役中,父亲因救护有功,被嘉奖晋升为77师少校军医主任。

日本投降后,父亲解甲归田来到界首,看到百姓缺医少药,就开了一家诊所,并改名范宜民,立志用自己的医术服务人民。后来诊所发展壮大,取名“惠民医院”,颇受群众好评。也是在这一时期,父亲与学医的母亲相识,他们携手并肩,为解除病人疾苦而努力。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父亲是界首市西医药业理事长,他踊跃报名参加了抗美援朝医疗队,作为界首市唯一一位军医赶赴战场,并再次立功。两年后,父亲谢绝了军队医院的挽留,转业回到界首。因为他觉得,缺医少药的家乡人民更需要自己。

1952年,界首市医院成立,需要专家和设备。父亲和母亲把所有的医疗器械、药品都捐献出来,积极参与到新医院的建设工作中。从那以后,他们在家乡一干就是几十年,把一生都献给了界首的医疗卫生事业。父亲虽然历经坎坷,但是党和人民没有忘记他,他被选为界首市第一届政协委员,后来担任政协常委,退休后还继续参加政协联谊会工作。

父亲医术精湛,他把病人当朋友,拿出最好的技术给他们医治,让他们少花钱或不花钱。很多病人都知道找我父母治病花钱少,我小时候常也常听他说“感冒感冒,ABC三包”。

 

大爱根植心田  真情耕耘未敢懈怠

 

父亲的一生,有强烈的民族气节,凝聚着“爱祖国、爱人民、爱家乡”的大爱精神,我们兄妹四人的名字中都有一个“华”字,就源于父亲对祖国的热爱。我的名字范醒华,不仅因为我和共和国同龄,而且寓意我要树唤醒中华之志;大弟弟范立华出生于新中国成立之后,父母希望他笃实守正,立定中华之根;小弟弟范渡华出生在国家过渡时期,希望他和共和国一起渡过艰难困苦,早日奔向希望的明天;给小妹起名范卫华,希望她巾帼不让须眉,永远保卫中华。我们谨记父母的良苦用心,默默践行,须臾不敢懈怠。我也告诉孩子,作为儿孙挺直腰杆,堂堂正正做个好人,就是父母的丰碑。我们也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和家国情怀,虽然工作岗位不同,但是敬业奉献乐此不彼。小弟范渡华,在蚌埠市地方税务局工作,作为局领导班子成员,他始终在基层担任分局局长,多次被评为最佳税官、全国税务系统先进个人,2008年被评为中国好人。小妹范卫华担任颍东区文联主席,努力发掘非遗资源,推出程建礼剪纸、杜平刻铜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打造颍东文化圈付出许多心血和汗水。大弟弟范立华,考入阜阳地区文工团,乐队演奏和舞美音响功夫俱佳。改革开放后同梁如云一起,经营好阜阳驻深圳办事处工作。后来在深圳市青年干部学院负责后勤工作。人生苦短,我也未敢虚度光阴。我曾担任界首市文明办主任、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宣传部副部长兼《中原晚报》社长,出版过诗集《多梦的河流》,手中还有一部随笔待付梓,是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老摄影家协会会员。至今仍然担任阜阳市关工委副秘书长,担任市老年大学摄影教师。

 

守正笃行见行动 报答父母恩及他人

 

母亲饶培真,原名为饶培贞,意思是培栽贞洁、坚守贞操,因为这个贞字时人使用较少,登记时被他们写成真诚的真字了。父亲说,两个字都含有真实、真切的意思,不改也罢。母亲勤劳善良,对病人关心照顾,对工作高度敬业,对孩子疼爱有加,我们是真真切切感受到的。父亲曾说过母亲有三“怕”:一怕花钱多(以前家里穷),二怕麻烦人(什么事都是自己做),三怕事情少(习惯了忙碌)。

很多界首人都知道母亲的扎针技术好,扎静脉一针见血,打臀部不觉得疼。其实她的技术都是勤学苦练出来的,为了练针法,她都是拿针头在自己身上扎。小时候,我们兄妹几人经常见不到她,因为她总是在医院忙碌。界首解放初期没有公立医院,市政府领导看病常去我父母开的惠民医院,原界首市委书记乔道三外地去看病,就是母亲随同护理的。

母亲曾被界首市妇联评为先进个人,还获得过南丁格尔奖,这也是对母亲工作的最大肯定。

在做人、做事方面,父母给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母亲常教育我们,要做一个正直的人,不能贪便宜,“吃亏人常在”;做人要有道德,多行善事,必有后福;多行不义必自毙。有时候吃了亏,心里很不是滋味,但是想想父母走过多少坎坷,现在乐享厚福,也就释然了。

记得有一年六一儿童节,母亲给了我和弟弟每人一角钱,让我们去买喜欢的东西。我们来到颍河码头边,看到一位盲人爷爷无儿无女,特别可怜,就把钱给了他。母亲知道后不仅没批评我们,反而夸奖我们做得对,还奖励了我们每人五角钱。

说到家风家教,还要向我的奶奶深深地鞠上一躬。奶奶寡妇熬儿,家中赤贫。她苦中作乐唱到,“高高山上一捆柴,叽里咕噜滚下来,人说要散了,我拾掇拾掇又捆起来”。她虽然有3个儿子,但是一直生活在我家,她的吃苦耐劳精神,勤俭持家作风,宽厚待人的情操,深深地影响着我们几代人。她没有上过一天学,却有着一个美丽的名字杜桂荣。她用民间小唱的方式,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人,易记易懂易做。她说“吃得苦中苦,能做人上人”、“莫做亏心事,抬头三尺有神灵”、“伸手不打笑脸人,和气生财”等等,使我们受益匪浅。

父母的言传身教,对我们兄妹影响很大,也让我们的人生一直沿着积极向上的方向走。我们对父母都很孝顺,我作为家中长子,更是要发挥带头作用,用实际行动报答父母的恩情。

母亲生我时难产,三天三夜才生下我,生死之间受了很多罪。我对她说:“你生我生三天,我要孝敬你三十年。从我60岁退休时算起,我要孝敬你到90岁。”母亲一听就流泪了。

父母一直和我住在一起。上世纪八十年代,《安徽文学》借调我去帮助工作,朋友们羡慕啊,作为一个业余作者确实是一次极好的机会,努努力就有可能留下来,可是我挂念弟妹都不在父母身边,还是放弃了坚持下去的希望。后来《阜阳报》扩版《阜阳日报》,几位领导推荐我加入,组织关系放在阜阳市委组织部数月,还是因为父母的原因最终没有来。

为了让我们兄妹传承良好的家风家训,2008年春节期间,父亲让渡华开上车子,专门到河南省伊川县万安山的范仲淹墓地去接受教育。在范仲淹的雕塑像前,父亲给我们讲述了他所知道的范仲淹故事,并请人给我们拍照留念。他的一生就是以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牺牲精神作为做人的规则 ,他希望我们要作为家训传承下来。不仅如此,还要永远保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淡然的心态,这是立身处世的基础。父亲希望我们有机会读读《范文正公文集》,永记范家先祖的祖训。

父亲去世后,我更加悉心照顾母亲。母亲不吃羊肉,我们兄妹也从不吃羊肉。母亲怕冷,我只要和母亲在一起就很少开空调。母亲爱吃豌豆糕,我一听到街上有人叫卖,一定追上去买来给母亲。母亲爱吃甜食,我总是想法买来界首宏兴果子,家里常年糕点不断。我每天给母亲煮三个鸡蛋,她总是剥一个给我吃。我每周都会骑车带母亲逛逛,让她感受一下阜阳的变化。我60岁学开车,就是为了带母亲出去走走,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

其实我现在也是头发花白。为了不让母亲看到儿子变老而伤感,我把头发染黑,这样母亲就会觉得我一直还年轻,心里就会快乐。


QQ截图20190801162153.jpg


2008年春节,父亲带我们专程到河南省伊川县万安山拜谒范仲淹陵园,在范仲淹汉白玉雕塑前留影。左为三弟范渡华,中间是父母范宜民先生和饶培真女士,左三是渡华的儿子范文博,左五是范醒华。

(文稿原载2019617日《颍州晚报》,本文有删改。 刘培军是《颍州晚报》记者。)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