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课堂
家长课堂
电话:0558-2272076
地址:阜阳市关工委家教组
当前位置:首页  >  家长课堂
人民日报:优秀的孩子都是管出来的!管住孩子这6点,想不成才都难互动留言
发布时间:2025-08-05  浏览:37 次    字体大小 :

  曾有一位资深班主任说过:


  “同一个班级中孩子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家长们综合素质和付出心力的竞争。”


  天下父母都盼着孩子有出息、成大器,但可别指望孩子自己就能学好、懂事,光等着可不行。教育孩子是有“有效期”的,小时候没教好、没管到位,等孩子长大了,想补都补不回来。


  要知道,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你这辈子最重要的事业。


  所以啊,爸妈得从孩子小的时候就用心培养,踏踏实实地付出。想让孩子变得优秀又能管住自己,人民日报推荐的一些方法挺管用的,早点把孩子这6个方面管好了,孩子以后的路能顺不少,少走很多弯路。


  1. 培养习惯,一直坚持


  习惯影响人的一生,坏习惯会耽误孩子,好习惯能成就孩子。学生时期是养成好习惯是非常关键的,主要有以下两个习惯。


  学习习惯:让孩子上课专心听,课后认真做作业,整理错题和薄弱点,按时预习复习,学会总结答题方法,多思考、提问、质疑。


  生活习惯:让孩子养成规律作息,早睡早起别熬夜;每天抽点时间运动,把身体练得棒棒的。还得给孩子立好时间规矩,比如约定好几点出门、几点回家,说到就得做到。另外,家里的活儿也让孩子搭把手,像摆摆碗筷、擦擦桌子这些,让他学着分担。


  2. 提升自己,一直学习


  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往往从阅读开始拉开;而阅读的差距,根源就在家庭里。


  家里没有读书的氛围,很难培养出合格的父母。不爱读书的孩子,很容易在学习上掉队;不称职的父母,也教不出优秀的孩子。


  一个家庭最好的风水,就是勤翻书,常阅读。


  父母通过读书,能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改进教育方法,也给孩子树立了好榜样;孩子在阅读中,能接触到各种文理知识,提高学习能力,为将来的人生积累力量。


  就像特级教师于永正说的:“靠自己读书成长起来的学生,不仅基础扎实,而且有持续进步的潜力。”


  所以说,阅读对父母和孩子来说,都是最好的自我提升方式。


  比如陪伴阅读:家长别回家就刷手机,家里多放些书,有条件弄个阅读角,有空陪孩子一起读,写下心得,分享感受。


  主动学习:现在的世界,新东西、新知识一天一个样,更新得特别快。家长真正该下功夫的,是让孩子学会自己主动去学、主动去想——这种能力,才是孩子将来在社会上站稳脚跟的根本。


  古人说“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意思就是学习这事儿,不天天进步,就等于在退步。


  所以啊,最好的教育状态,莫过于父母和孩子一起通过读书学习,互相陪着成长,一块儿往前进步。


  3.制定计划,拆分目标


  学习就像升级打怪,小学课程简单,初高中变难,对孩子自学和自控力要求更高。要是没教孩子制定计划、达成目标,他学习可能会乱。就像“手表定律”,一块表能知道时间,多块表反而不确定。教育孩子时,让他选一个目标全力去做。


  目标要适当、明确、具体:不能太高或太低,能对照检查,比如让数学变好些,就每天做10道计算题、5道应用题。


  设激励机制:适当奖励能让孩子有动力继续学,奖励可以是他想要的东西或一顿大餐,认可他的努力。


  教会孩子这些,能提高学习效率,激发他的内在动力,让他更有成就感。


  用具体目标替代“空泛要求”


  不说“你要好好学习”,而是拆成“每天背10个单词”“每周整理1次错题本”。小目标容易完成,孩子能尝到成就感,才会更愿意主动坚持。


  4. 找准方向,事半功倍


  就像让陈景润去长跑、莫言去跳高、刘翔学高数,肯定不行,因为放错了位置。爸妈把他放在合适的位置,他就有可能成功。孩子能有多大成就,看爸妈在教育中做什么选择。爸妈做好引导,因材施教,孩子就能发展好;要是爸妈独断专行,孩子可能没主见。


  发掘潜力:“发掘潜力”哪里是简单的“让他多试试”?是放下“我觉得他该怎么样”的执念,是蹲下来看他真正在意的东西——他画的歪扭小人里藏着叙事天赋,他把积木搭成“宇宙飞船”时藏着空间想象力,甚至他吵架时条理清晰的反驳,都可能是未来思辨能力的雏形。父母要做的,是当那个“第一个鼓掌的人”,告诉他:“你对这件事的热情,本身就很了不起。”


  “提前规划”。多少父母盯着成绩单上的数字焦虑,却忘了教育的本质是“托举”而非“雕刻”。就像一棵树,有人盯着它今年长了几厘米,有人却在观察它的根系往哪个方向。


  邻居家的男孩数学总不及格,但手工课上能把废旧零件改成机器人,爸爸没有逼他刷题,而是带他去看工业展、找工程师聊天,现在他靠着设计天赋保送了职业院校的智能制造专业。这让我想起一句话:“所谓成功,不过是用自己的方式度过一生。”


  每个孩子都有短板,就像月亮总有暗面,但教育的智慧从不是把暗面掰成亮面,而是找到那束最适合他的光,让亮面愈发耀眼。毕竟,这世界既需要解出难题的科学家,也需要能治愈心灵的艺术家,既需要规划城市的设计师,也需要守护万家灯火的工匠。承认孩子的“不完美”,才能让他在“独特”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天地。


  所以提前规划,教育不能只看眼前成绩,每个孩子都有优缺点,利用优点为他的未来铺路才明智,现在教育途径很多。


  5. 爱惜身体,健康最重要


  孩子有健康的身体,才能有各种可能。


  正如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所说:“如果没有健康,智慧就无法表露,文化就无法施展,力量就无法战斗,知识就无法利用。


  早睡早起的孩子自律,爱运动的孩子身心健康。聪明的爸妈会教孩子管好身体,不透支健康。


  远离“垃圾快乐”:告诉孩子娱乐要有度,家长做好榜样,别让孩子沉迷游戏,少买高糖、添加剂多的零食。


  坚持锻炼:让孩子每天跳绳,周末一起跑步、打羽毛球、爬山等。

爸妈要让孩子知道,不管遇到啥困难,都要好好吃饭、睡觉,身体和健康永远第一,孩子在爸妈心里永远是宝。


  6. 把握现在,不浪费时光


  华为“天才少年”张霁从三本读到博士,他说自己是后天努力,抓住读书的机会才变优秀。知识能改变命运,孩子人生的高度和读书多少有关。


  努力读书:校园外没有温室,上学时珍惜时间的孩子,用几年的自律换以后的自由。


  积极向上:自信这东西,就像给孩子心里装了个小发动机,能带着他闯过不少坎儿。生活里哪有那么多一帆风顺?但家长要是总乐呵呵地面对难题,孩子耳濡目染,也会学着把“我不行”换成“再试试”,慢慢就有了摔不垮的韧劲。


  记得有位老教师说:“教育的终极,是让孩子相信‘此刻的自己’有塑造‘未来的自己’的力量。”


  这些方法的核心,是父母用智慧和耐心陪伴孩子:在习惯养成里打下坚实基础,在共同阅读中一起成长,在目标拆解中学会规划,在发掘潜力中找到方向,在守护健康中积蓄力量,在珍惜当下中积累底气。最终让孩子在成长路上既懂自律,又有韧性,能靠自己的努力走向属于自己的广阔天地。


来源:养娃如修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以上文稿,贵在分享。我们尊重原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