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上县网上家长学校第.. | [12-26] | |
“问题学生”越来越多.. | [12-26] | |
依法带娃,我们是认.. | [12-26] | |
《家庭的觉醒》:对孩.. | [12-24] | |
教育就是,让孩子做一.. | [12-24] | |
当孩子开始说“卧槽”.. | [12-23] | |
如何缓解孩子的厌学情.. | [12-21] | |
临泉三中举办“携手共.. | [12-20] |
电话: | 0558-2272076 |
地址: | 阜阳市关工委家教组 |
当前位置:首页 > 家长课堂 |
浅谈智能手机时代下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 | 互动留言 |
发布时间:2019-06-24 浏览:1492 次 字体大小 : 大中小 | |
清河路一小 谢文静 一、引语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以日新月异的发展趋势席卷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着家校教育、亲子关系以及儿童的成长环境。据美国皮尤研究中心于2018年发布的全球智能手机普及率的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智能手机普及率已高达68%,当前社会已然进入智能手机时代。 智能手机的普及,一方面创造了多元而丰富的儿童视听学习新模式,家校互动、电子书包以及数字化教育平台的发展,为开发儿童学习潜力创造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并极大地方便了儿童网络空间的交流,如农村留守儿童与外出务工的父母之间的沟通大多建立在智能手机的基础上。此外,许多家长出于保障儿童人身安全的考虑,还会选择给孩子配备儿童手机、电话手表等电子产品,甚至允许孩子带进校园。从另一方面来讲,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使用日益呈现低龄化趋势,网络空间的垃圾信息、色情信息、暴力信息以及消极言论等危险因素,使得智能手机犹如“潘多拉魔盒”威胁着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另一日渐突出的危害是碎片式浅阅读对纸质阅读造成了致命的打击,导致我国儿童的阅读量严重滞后,也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整个社会的浮躁之气和功利之心。 在既定时代背景下,家庭教育作为一切教育的基石,对儿童的个性发展和人格完善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曾说:“一个人在18岁之前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的影响占比超过60%,学校教育占30%,还有10%的影响来自社会教育。”由此可见,智能手机时代的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就成了摆在每一位教育者面前的重大课题。那么,在智能手机时代下,儿童的家庭教育存在着哪些问题?新时代的教育者又该如何应对呢?下面笔者就以上问题进行具体阐述。 二、家庭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传统教育方式失承 中国家庭的传统教育方式是以代际传承为主的继承式教育,包括知识技能的传授、家族历史的延续、传统美德的承袭、优良家风的弘扬等。但是,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儿童的学习方式多样化、即时化、自由化,传统的代际传承方式被打破,父母的知识权威性受到空前挑战,家庭教育难度大大增加。单凭以往知识经验已经不足以应对当今时代下家庭教育的需求,而且并没有切实有效的现成经验可供借鉴。智能手机时代考验着家庭教育者的智慧,呼唤着家庭教育传统的重塑。 (二)儿童身心发展受限 随着智能手机用户日趋低龄化,越来越多的儿童成为小“屏奴”,视力问题也相应呈现低龄化趋势。生活中,随处可见儿童低头族,甚至一些不到三岁的孩子已经能够熟练使用智能手机。儿童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过度依赖智能手机,不仅对儿童的身体健康造成损害,而且限制了儿童的社会性发展。许多孩子把智能手机当成“玩具”,将所有的探索欲、好奇心、专注力和创造力都倾注到手机上。当孩子埋头玩手机时,手机所带给孩子的体验屏蔽了现实生活空间,阻断了儿童的直接生活实践,也扼杀了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更有甚者,沉迷网络游戏而玩物丧志。所以有人说,要毁掉一个孩子,最好的办法就是给他一部手机。 (三)家庭成员关系淡漠 智能手机用户之所以呈现低龄化趋势,究其原因就在于其家长沉迷手机。《2014国民家庭亲子关系报告》显示:有17.8%的父母在与孩子共处时经常看手机;51.8%的父母偶尔看手机。也就是说,近七成家长身在孩子旁边,心却在手机上。而家长沉迷手机带来的后果更为严重,首先就是导致孩子效仿父母,同样沉迷手机。很多家长为了获得片刻的安宁,直接丢给孩子一部手机,家庭中“电子保姆”代替了父母的陪伴,孩子对手机的爱甚至超过了对家人的爱,曾有报道称因母亲不给孩子手机,孩子对母亲拳脚相加。其次,家长沉迷手机忽视了儿童的身心发展需求,把最灿烂的笑容都给了手机屏幕,留给孩子的却是忽视与冷漠,致使家庭监护不当、家庭教育缺失,因父母沉迷手机而导致儿童丧生的新闻更是屡见报端。纽约社会研究新学院依附研究中心主任米里林·斯蒂尔说:智能手机时代出生的宝宝,有四成以上在婴儿时期没有建立安全的依附关系,因为他们的主要照顾者在照顾他们的时候不专心。婴儿时期没有建立起来的安全感,会跟随人的一生。随着儿童越来越大,安全感的缺失甚至会造成人格缺陷。另外,过度沉迷手机还导致了家庭中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的疏离。因长时间埋头玩手机,家庭成员间缺乏有效的互动和高质量的陪伴,家庭成员关系日渐淡漠,家庭“失语症”悄然盛行,家庭观念也逐渐淡薄。 三、家庭教育的应对策略 (一)转变观念,与时俱进 在智能手机时代,家庭教育者应转变观念,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家庭教育与传统的家庭教育并不是简单的颠覆与被颠覆的关系,智能手机也不是单纯地带给孩子的只有灾难和祸害的。毕竟,智能手机是历史进步的产物,是人类文明步入一个新阶段的标志之一,因而智能手机时代是社会发展,也是孩子成长的常态环境。值得家长思考的问题在于让传统的家庭教育能够利用互联网的思维、模式、技术,促进自身的突破和创新,而不是使之成为家庭教育的短板、掣肘。家长应该充分利用智能手机的便捷,学习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运用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不断提高自己在智能手机时代下的家庭教育水平,才能发挥家庭教育的影响力,为孩子的终生发展奠基。 (二)以身作则,倾心陪伴 引导儿童合理使用手机,从根源上来讲还需要家长以身作则。家长爱读书,孩子才有可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家长爱玩手机,孩子必定痴迷于此。以玩手机为主的家庭和以读书为主的家庭,差别不仅仅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更在于孩子人格的健全、安全感的建立上。所以说,家庭教育的黄金法则在于: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先做什么样的人。处在身心发展关键期的儿童比起智能手机等“电子保姆”,更需要的是家长高质量的陪伴。所谓高质量的陪伴需要家长全情投入,真正参与到孩子的发展中来,与孩子建立心理的链接。这样大大增加了亲子互动的机会,深化了亲子交流的层次,使亲子关系愈加亲密。 (三)约法三章,合理使用 未来已来,既然“堵不住”,何不“疏而导之”?在智能手机时代下,杜绝儿童接触智能手机是不可能的。手机不能一禁了之,家长要做智慧的引导者,“禁用”不如“导用”。这就需要家长正视儿童使用智能手机的问题,理性看待智能手机,引导孩子合理使用手机。在了解孩子每个阶段生理、心理特征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状况,决定自己的教养策略;与孩子一起了解网络、学习驾驭网络,为孩子设置网络过滤器,与孩子同乐,重构亲子关系;进而培养孩子在移动互联时代所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即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如自控力、专注力、核心素养等。比如在孩子首次使用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时与其建立规则,就如何使用、每次用多长时间等问题约法三章,既能锻炼孩子的信息技术能力,又培养了孩子的自控能力。 (四)丰富生活,开拓视野 日前,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了《中小学生网络游戏的认知、态度、行为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76.3%的学生从小学就开始接触网络游戏,父母对孩子玩游戏的监管大多以成绩作为标准。《报告》分析,中小学生对网络游戏大多持积极的看法,这意味着教育者需要用一种接纳的心态来看待少年儿童对网络游戏的态度。家长不应让孩子的休闲时间过于功利化,要让孩子的休闲生活有意义,就得让他们玩得有意思。可见,儿童课余休闲生活的乏味成了少年儿童走进网络游戏的助推器。这就需要家长摈弃将电子产品作为奖励的教育方式,丰富儿童的休闲生活,在现实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中锻炼儿童体质,开拓孩子的视野,培养儿童多样的兴趣爱好,提升孩子的审美品位。 (五)政府重视,社会参与 净化网络环境,为儿童打造安全网络空间,仅仅依靠家庭单方面的努力还是不够的,需要政府和社会齐抓共管。针对一些家长在智能手机的冲击下,先是对孩子管不住,接着是不敢管,再后来就是放手不管,从而放弃了家庭教育的现状,政府应就家庭教育立法,建立完备的家庭教育体系和惩戒措施,防止家长对孩子疏于教育或放手不管。目前我国部分地区教育局就明令禁止在校学生携带手机进入校园,其他国家也有相关规定。其次,建立公益性质的网上家教平台,一方面开办网上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培训;另一方面建立家教资源库,共享家庭教育资源。这既可以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的相关培训,还能为儿童提供学习和补习的服务。政府还应加强对网络的监管,相关执法部门要加大查处打击力度,坚决端掉诸如黑网吧、游戏厅等,还孩子一个纯净的“少污染”的环境;有条件的社区还可以提供青少年“无害上网”的场所。 四、结语 智能手机时代的到来不仅给家庭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使家庭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可以说智能手机时代的家庭教育创新是每一位教育者应作答的时代命题,也是全社会共同的职责。如果能够借助智能手机时代的东风,构建出适合新时期发展的家庭教育模式,不断提升国内整体的教育水平,也许会给中国教育开拓一片崭新的天地。
参考文献 [1]吴后辉.“互联网+”背景下家庭教育的新趋势、新特点、新策略[J].龙源期刊网.2017-05. [2]齐方萍.智能手机时代下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与对策分析[J].科教导刊-电子版(下旬).2014(4). [3]罗志刚.浅析家庭教育在网络时代面临的挑战和对策[J].才智.2012(2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