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课堂
家长课堂
电话:0558-2272076
地址:阜阳市关工委家教组
当前位置:首页  >  家长课堂
中国式可怕父母:妈妈一句话,留美女博士跳楼自杀互动留言
发布时间:2018-06-19  浏览:1717 次    字体大小 :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音符动态简约分割线

前两天,微博曝出令人咋舌又心伤的故事:一个老艺术家,对独女要求特别严苛,后来女儿读到常春藤博士,她去美国看女儿,不知为何却指责起对方来了…...

女儿问了一句:“我是不是永远都没办法让你满意?”

她回了句:“你觉得自己做的很好么?”

 

 

女儿一听,翻身就跳下阳台,没救回来…
 
其实,正如每个母亲一样,这个母亲也是爱女儿爱到骨子里,在外人面前,她恨不得把自己孩子夸上天,别提有多自豪;但回到孩子面前,她却固执地连一句赞美之言也说不出口…

 

1529378428269766.jpg

 

天下有不是的母亲
 
在这条微博下,有近万条留言,多半在控诉父母的爱。而这些故事,和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同学身上,邻居身上的没什么两样。

 

1529378428128837.jpg

 

“我感冒了,她就要在我发烧的时候一遍遍地说,你看,我说什么来的,让你xxx吧,不听啊!”

 

1529378428966838.jpg

 

“因为我是你妈,所以,我说你不对,你就不对,教训你的时候你也不能顶嘴。”

 

1529378428119920.jpg

 

“我一个青梅竹马,小学得了个奖状开开心心回家,却被爸妈一顿打,因为名字有涂抹痕迹,他们觉得是他自己写的,我去作证他们才相信,也没有道歉……”

 

中国的父母,很难说“我爱你”,更难说“对不起”!
 
传统的观念让很多父母都难以同孩子平等相待,他们奉行着“打是亲,骂是爱”;他们始终认为“老子管不了别人,还管不了你么?”
 
殊不知这一个“管”字,包含着多少人性的弱点!
 
控制欲、面子、自负、自卑…他们将自己没有得到的加在孩子身上,却用这种爱的方式亲手毁了他的一生。

 

1529378428751765.jpg

 

 

责骂是最糟糕的教育
 
还记得前段时间很火的那位北大留学生么?
 
王勐(化名)从小成绩数一数二,高考以本市理科状元的身份进入北大最好的专业就读,目前是美国排名前50大学研究生的“别人家孩子”。
 
但令人奇怪的是,他却对父母满怀怨恨,12年不曾回家过春节,6年前拉黑了父母的所有联系方式,年初写万言书控诉父母的“过度关爱”。
 
其中的控诉大都是这样的:班里要搞文艺演出,前一天班主任要求大家穿齐膝短裤参加,但他母亲却不容分说地让他穿长裤,连他提出带上短裤备用的请求也没被准许。
 
于是,演出时只有王勐一个人没有按照规定着装,可想而知他的尴尬和班主任的不满。
 
北大毕业后,王勐由于一直存在自卑等心理问题,很难应付周围的环境,换了几份工作最后都以失败告终。
 
当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时,王勐选择去一个心理学课题组学习,并在之后申请了美国的心理学研究生,他想用这种方式找出病根,治愈自己。

在美国,他向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求助。第一次咨询时,他足足讲述了6个多小时,咨询师说他几乎有了创伤性应激障碍的所有症状,但父母依旧不以为然。
 
即使最后,他写出了万言书被媒体大肆报道,此时的父母依旧觉得他在小题大做。

 

1529378429653093.jpg

 

 

 

他们不懂,儿子为何会这样计较,为何老是揪着过去不放。
 
在采访中,他母亲依然执迷不悟:“要说掌控,他17岁以后就不在我们身边,现在34岁了,人生一半都在外边,如果前半程我们在掌控他,可问题出在这后面啊,照这样说,反而是掌控不够。”

 

 

但母亲永远不了解的是,如果人生的前半程在心理上受到的伤害,肯定是会影响到后半程,即使那前半程仅有短短十数年。
 
爱不是单方面的给予,孩子也不是由人任意操纵的玩偶。如果爱的方式不对,爱便成了恨的种子,便成了束缚自由的枷锁,便成了压迫奴役的工具!
 
如此,甚至不如让他自由成长。

 

1529378431988440.gif

 

但母亲永远不了解的是,如果人生的前半程在心理上受到的伤害,肯定是会影响到后半程,即使那前半程仅有短短十数年。
 
爱不是单方面的给予,孩子也不是由人任意操纵的玩偶。如果爱的方式不对,爱便成了恨的种子,便成了束缚自由的枷锁,便成了压迫奴役的工具!
 
如此,甚至不如让他自由成长。

 

 

1529378429918728.jpg

父亲相挺女儿窝心
 
而这一切的一切,都要从好好说话做起。好好说话,不仅是一种修养,是一种态度,也是对世界的尊重。不好好说话,往往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再看前面提到的那位北大博士,他的悲剧除了源于父母的掌控,更源于父母“否定成才”的错误观念。小学时,因为不会剥鸡蛋,他遭到同学的取笑,后来传到亲戚耳里,又遭到了亲戚的多次取笑。
 
上高中时,王勐向父母反映自己调座位后,身边环境变得糟糕时,也遭到了父亲的打骂,父亲骂说:“你凭什么要学校优待你?凭成绩好?”
 
看来,这样的责骂并没有让事情变得更好,也不能让孩子明白怎么回事。
 
想起一件往事,与两个女生聊天,其中一个女生回忆起自己上高中时,由于早恋被男方父母发现,事情闹到了学校,男方母亲还扬言是她勾引自己儿子。
 
无奈,校方把她的父亲也叫到了学校。起初她以为父亲看到自己闹出如此丢人的事情无疑会噼头盖脸一顿骂,没想到父亲见到她只说了一句话:“没事儿,天塌了有爸爸扛着!”

 

 

而此时,另一位女生满眼羡慕,竟听着听着湿了眼眶。她说:“我上大学离家前问我爸:'如果我在外面受欺负了怎么办?’我以为他也会像你的爸爸一样说‘别担心,有爸爸在谁敢欺负你!’可到最后他想都没想撂给我一句:‘人家为什么欺负你,而不欺负别人?想想你自己的原因吧!’”
 
她说她从父亲眼里看到了受欺负的自己,无助,害怕,却不敢回家。她和父亲的关系一直不远不近,而那个被爸爸疼爱的姑娘,提到回家就像回到了久违的温柔乡。
 
其实两个爸爸都是爱自己的女儿的。指责只是很多父母希望孩子变得更好的一种手段,但总是事与愿违。

 

孩子并非属于父母
 
女博士自杀事件出来以后,在谴责父母教育方式不对的同时,还有很多人在谴责自杀者心理承受能力太弱!
 
一句话,一个生命没了。究竟是这话太重,还是这命太轻?
 
如果没有成年累月的谩骂和否定,骆驼便不会日日负重,更不会出现压死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骆驼被稻草压死,怎能怪最后一根稻草太重?怎能怪骆驼承受能力太弱?它身上载着的,是几十年的期望恩怨,纷纷扰扰…...
 
现在觉得,只要是人,谁不怕痛不怕死,他们自杀时的感受可能比痛还痛,比死还绝望吧,我们作为局外人永远都无法切身体会。
 
纪伯伦的《孩子》或许能帮我们深思: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所以,
还是在适当的时候放手,
让孩子奋力飞向属于他自己的万里高空吧。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