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杜威出生于1859年,他于1884年获得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哲学博士学位。获得博士学位之后,杜威就一直致力于教育事业,担任过很多大学的教授。但是他最有成就的学术生涯是1894年到1930年之间,先后在芝加哥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担任教授。尤其是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教期间,他培养出了胡适、蒋梦麟、陶行知、张伯苓等一大批对中国早期教育事业影响极大的中国学者。
为什么说教育即成长? 在学术研究方法上,杜威强调经验的重要性,被称为实证主义大师。他关于教育学的思想,集中体现在《民主与教育》一书中。这本书从五个维度介绍了教育的目的。 这五个维度分别是:教育作为生活的需要;教育作为社会的功能;作为指导的教育;作为成长的教育;作为保守力量和进步力量的教育。 杜威讲,社会在指导青少年活动的过程中决定了青少年的未来,而这反过来又会决定社会的未来,因为今天的青少年将组成未来时代的社会。同样地,今天社会的性质,也是由上一代的教育所决定的。 一个时代的教育,决定了人和社会成长的方向。这就是“教育即成长”在社会层面的意义。 第一,我们今天看到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其实与上一代、甚至上上一代的教育有关。在过去的教育已经把人塑造成型之后,我们想要在当下彻底扭转某些现象是非常难的,因为那已经成为了既成事实。 所以就我个人而言,对于一些现象,我从来不抱怨,只是敬而远之罢了。 同时我们也能得到第二点结论,那就是为了未来的社会能变得更好,我们必须教育好我们的孩子。 再说个人的层面,教育的目的是让人更好地成长。而一个人能成长的条件是他们本身处于一种未成熟的状态。这是杜威的一个很重要的观点。 当一个人处于未成熟的状态时,他就有成长的空间,这个成长空间可以用两个指标来衡量:一个是容量,另一个是潜力。 容量很好理解,一个人的脑子还是空的,它就有剩余的容量装东西,因此容量是相对客观的。 潜力则是最终能具有的、现在还处于蛰伏状态的能力。怎么理解容量和潜力的区别呢? 比如一个人有数学的天赋,但在没有接触过数学之前,他这方面的能力是体现不出来的,这就是潜力。不过,如果这个人从小就无法接受教育,比如一些身在乡村的孩子,很小就被要求干很多农活,还沾染了大人的一些坏习惯,那他虽然有潜力,成长空间的容量却被大大挤压了。 人想要充分地成长,脑子里不能装太多乱七八糟的东西,换句话说,单纯的人成长空间比较大。 此外,要成长,光有容量还不行,还需要把潜力挖掘出来。而教育的目的就是挖掘潜力。 不要给孩子脑子里装太多的东西,但是对于他本身的潜力要深挖。这样既能保证他的可塑性,也能让他的才能得到发挥。如果一个人的脑子里已经装满东西,潜力也被挖掘光了,这个人想要继续成长就很难了。 那么,通过什么能看出一个人在某方面成长的空间已经有限了,容量快饱和了呢?衡量的方法很简单,就是看他的习惯是否已经养成了。 一个人一旦习惯养成,不论好或者坏,他在这方面的可塑性就基本消失了。 比如有些人养成了每天下午跑步的习惯,你安排他在这个时间做其他的事情,就比较难了。如果一个人养成了睡懒觉的习惯,你要改变他也是几乎不可能的。对于一个运动员来讲,他跑步的姿势、打球的动作,一旦成为习惯就很难改变了。 因此教育的重要目的就在于培养好习惯,这比多学几个知识点重要得多了。 人一辈子所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生活,因此人最重要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每一段生活,都需要有所成长。 杜威讲,生长是生活的特征。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了生长,生活也就停止了。 杜威把思维训练的方法分为四步,可操作性很强。如果你是一名家长,可以参考这个方法来教育孩子,当然你也可以这样训练你自己。 前面讲了,杜威是实证主义大师,他强调经验的重要性,反对教条。 杜威讲,我们思维的起点应该是经验,而不是那些老生常谈的套话和大道理。即使是看似不言而喻的道理,也需要付诸经验、切实体会,确认它们是否正确、是否有用。 当然,有一部分知识不需要如此,比如纯粹数学的理论,它们不需要经验来检验,而是要符合逻辑。 从经验出发有一个好处,就是任何经验都有一个情境,当你学会从经验出发来学习,就会养成在特定情境下分析问题的习惯,不会把知识生搬硬套、张冠李戴。 如果每一件事都要靠我们自己去验证,是验证不过来的;对于有的知识,我们可以通过掌握资料、参考前人的经验来验证。 杜威特别指出,如果你在资料上看到的结论和你的经验不一致,不要急着否定资料的结论。这时,应该多方验证来确认。 换句话说,自己的经验并不是绝对可靠的,因为个人的经验有可能是建立在偏见的基础上。这时,寻找多个来源的资料、多重验证,就能得到更可靠的结论。 概念是构建我们思维的砖瓦,也是思考的凝结。如果没有概念,我们每次想问题都要回到原点,效率就会很低。 比如,有了通货膨胀率这个概念后,在讨论金融问题或者讨论物价变化的时候,我们就不需要每次都从“最近白菜涨价了”开始,而是可以直接做更高一层的讨论。 我们要明白,再好的理论也只是相对的真理,对于得到的结论,我们还需要反思这个结论是否合理。如果反思后觉得结论具有合理性,再作进一步的验证。 总结一下,杜威认为,教育决定了人的成长,而人的成长又会反过来决定社会的发展。每个人都有成长的空间和潜力,我们应该珍惜自己的成长空间,不要把精力分给无谓的事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