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市教育系统关心下.. | [01-06] | |
最容易让孩子感到幸福.. | [01-05] | |
孩子性格养成的最佳年.. | [01-04] | |
教育就是,先好好听孩.. | [01-02] | |
哈佛大学研究表明: .. | [12-31] | |
如何培养出心理阳光的.. | [12-30] | |
如何从因孩子成绩而焦.. | [12-29] | |
15个表扬和10个惩.. | [12-27] |
电话: | 0558-2272076 |
地址: | 阜阳市关工委家教组 |
当前位置:首页 > 家风家教 |
从几则名家训窥察家庭教育之根本 | 互动留言 |
发布时间:2019-11-05 浏览:1305 次 字体大小 : 大中小 | |
说到家训,现在最有影响、流传最广的恐怕就是朱子家训了。“黎明即起,洒扫庭除,……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些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读朱子家训,就像听自家的爷奶或者爸妈在絮絮叨叨要我们这些孩子们要早睡早起、讲究卫生、吃饭不要洒米粒,要粒粒皆辛苦……,立德修身要从小事做起,这是朱子家训留给我们最直观的印象。林氏家训家规我见到几个版本都是简洁明了,比如 :1、敬尊长2、正心术3、端人品 4、勤读书5、交朋友6、尊师长7、笃勤俭,短短的21个字把为人处世的道理概括得非常全面。 以廉洁称著的包公,其家训也突出了他本人清政廉明的本色:"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后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仰工刊右竖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 备受毛泽东主席推崇的曾国藩,也写下了“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的家训,其后人深受教益,在近现代各个领域都涌现了一大批杰出人才。 离我们漯河市市区非常近的河南扶沟县,那里是一个共产党人、抗日名将吉鸿昌的家乡,吉鸿昌的生平很多人不知道,但他临刑前,以树枝做笔,在雪地上写下的“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首荡气回肠的就义诗,已成千古绝唱了。吉鸿昌能够有这样的民族气节,也离不开他父亲的严格家训。吉鸿昌的父亲吉筠亭病重时,曾对当时年仅25岁任营长,前来探视的吉鸿昌说:“当官要清白谦正,多为天下穷人着想,做官就不许发财。否则,我在九泉之下也不能安眠。”。父亲病逝后,他把“做官不许发财”六字的父训写在瓷碗上,要陶瓷厂仿照成批烧制,把瓷碗分发给所有官兵。吉鸿昌言行一致,一生清白谦正,处处为民众。当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他反对蒋介石的投降政策,奋起抗日。遭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牺牲时年仅39岁。上述这三则家训都是告诫后人不贪、廉洁做官为人的很好范例。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看到这句话,我们就会想到千古名相诸葛亮的戒子训: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孔明先生给我们留下来的家训是一剂养心、怡情的良药。 无独有偶,同是一代名相的司马光也是教子有方的能手。他在总结了历史上许多达官显贵之子,因受祖上荫庇不能自强自立而颓废没落的教训,写了传诵至今的《训俭示康》,其中这样告诫其子:“有德者皆由俭来也。俭以立名,侈以自败''。由于教子有方,司马光之子,个个谦恭有礼,不仗父势,不恃家富,人生有成,以致世人有“途之人见容止,虽不识皆知司马氏子也”。这两则家风家训的故事,对于那些正在养育着不知道天高地厚、骄奢跋扈的富二代、官二代的家长们,不是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吗? 谈到家风家训,我们似乎不能把《钱氏家训》绕过去,因为这部有五代十国吴越钱王及子孙所立的《钱氏家训》曾潜移默化地影响、教化和成就了很多钱氏后人,2015年中央纪委网站“中国传统中的家规”专栏专门推荐了浙江临安钱氏家族,称繁衍于江南一带的钱氏家族,自唐末以来开枝散叶,人才辈出,载入史册的名家逾千人。近代以后更是出现人才井喷现象:“一诺奖、二外交家、三科学家、四国学大师、五全国政协副主席、十八两院院士”,当代国内外仅科学院院士以上钱氏名人就有一百多位,分布于世界五十多个国家。众所周知的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钱穆、钱钟书等众多文坛硕儒、科技巨擎、国学大师,都出自这个“千年名门望族、两浙第一世家”。是什么样的家训教化、成就了如此众多的人才呢?我们翻看《钱氏家训》发现其思想植根深厚,含义博大精深,内涵极为丰富,鉴于内容较多,不一一列举,但万变不离其宗,我认为《钱氏家训》也是把立德修身的家教作为根本,比如从开篇(个人篇)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皆当无愧于圣贤。曾子之三省勿忘……,到最后的国家篇:执法如山,守身如玉,爱民如子,去蠹如仇……,整个《钱氏家训》的核心思想还是“修身齐家平天下”,不过要求很具体,有很好的“践行性”,比如(家庭)篇中“娶媳求淑女,勿计妆奁。嫁女择佳婿,勿慕富贵。家富提携宗族,置义塾与公田”,就非常具体,不流于空洞的大道理。 同样也是在当代出了“一门三院士”的梁家,梁启超对于子女的要求,更是具体和全方位的,这在《梁启超家书》中有很好的体现,他的家训皆以平和、平等的态度展开,对于做人做学问,要踏踏实实,强调打好基础:‘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求学问不是求文凭’,当然梁启超也非常重视道德观的培养,强调责任的重要。他写给长女梁思顺的信中说:“天下事业无所谓大小,只要在自己责任内,尽自己力量做去,便是第一等人物。”,在他的正确教育、引导下,他九个子女个个成为其所在领域的知名专家,传出了“一门三院士”的佳话。 这些饱含修身处世智慧的家训,不仅是某个家族的珍贵历史遗产和治家宝典,也是整个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应该作为我们国家的无价宝典和精神遗产世代相传下去。 从以上我选取的几则家训都可以清楚地看出,立德修身是家庭教育之根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孔圣人也这样说,可见立德修身的重要性。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因此,加强立德修身的家庭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 (包广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