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生理健康
心理生理健康
电话:0558-2272076
地址:阜阳市关工委家教组
当前位置:首页  >  心理生理健康
颍上县网上家长学校第71期互动留言
发布时间:2025-09-11  浏览:12 次    字体大小 :

1757557408135958.jpg

一、家庭心理教育:唠叨式的说教不可取

县关工委  马少山


1757557467213480.png


  讲心理效应故事,为家庭教育助力


  在心理学里,有个“超限效应”的心理现象,是说个外界刺激所引起的心理感受会由于同样性质刺激的反复作而降低心理感受效果,甚至产生相反的效果。这个效应的背后,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有一次,美国著名近代幽默作家马克·吐温听牧师关于慈善捐款的演说。他听了一遍,感到牧师讲得很好,打算捐助10美元;当牧师重复讲了一遍后,他有了反感,只打算捐助1美元;当牧师又重复讲了一遍后,他更加反感了,不但没有捐款,反而从筹款箱里拿走了1美元。


      马克·吐温改变捐款主意的荒唐行为,就其客观原因而言,正是牧师唠叨式的说教超过了他的心理感受限度,激起了他极度反感、产生了抗拒心理所致。


      生活中,“超限效应”的负面作用比比皆是。教师拖堂上课,会引起学生的反感;领导做报告重复较多和时间过长,也会引起听报告人的反感。


      “超限效应”对家庭教育的启示是;唠叨式的说教不可取。生活中,很多家长教育孩子,应当这样做,应当那样做。同样的话题反复唠叨,就会激起孩子的反感,降低了教育效果,甚至促使孩子产生对立情绪。


  正确的做法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要点到为止,同样的说教不可以唠叨不休。俗话说,好话讲三遍,听了心也烦,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二、家校共育:小诺的心理创伤疗愈记

慎城镇第三小学  李军平


1757557561109365.png


  (一)小诺的心理创伤


  初识小诺时,她很乖巧可人,成绩优异,礼貌周全,连作业本上的字迹都工整得仿佛用尺子量过,所有教过小诺的老师都很喜欢她。小诺性格有些内向,很不愿意给周围的人添麻烦,我觉得小诺不像同龄的女生那样活泼,于是课间也会寻她聊天——“早饭吃了什么?”“周末有没有出去玩的打算?”她答的简短,却也没有让我发现什么异常。那时我只当她性子内敛,却不知她心里早筑起一道冰墙。


  后来发生了一件事,揭开了她内心的冰山一角,也给我上了难忘的一课。


  那是在我的语文课上,我记得很清楚,那是五年级上学期,那日学的是“父母之爱”。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举手,教室里涌动着暖融融的春潮。小玲说起发烧时母亲彻夜守床的背影,小涛讲起父亲背着受伤的他持续两个月的上学路......可小诺的身影却越伏越低,几乎要缩进课桌的阴影里。我走近,让她也分享一下自己的感受,没想到,小诺紧紧闭着嘴,一声不吭。那时我鼓励她:“别紧张,父母的爱就在身边,在那些平凡的小事里。”可我话刚说完,她就低下了头,几滴泪花落在了课本上。 


  “和老师说说,好吗?”我急忙拍拍小诺的肩膀,安慰说。她忽然剧烈地摇头,趴在桌子上,自顾自的把头埋进胳膊,呜咽声像被困在笼中的幼鸟。我揽住她单薄的背,其他同学也关切地围了上来,可是怎么劝也劝不住。


  “你这孩子怎么了?”我问小诺,也是问自己,可是她没有回应。那一刻我才惊觉过来,自己竟从未真正地了解这个女生。


  (二)家访中的心理疗愈  


  之前我只知道小诺是留守儿童,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爷奶很是疼爱她,加上她学习那么优秀,我就没有太关注她的生活。难道她和父母之间有什么问题?带着这个疑惑,放学后我去了她家。


  那天,夕阳把老屋的红砖墙染成橘色。奶奶搓着手絮叨:“她爹妈在厦门打工,买了房子安了家,三个孩子,带了大闺女和小儿子,偏把二丫头留在咱这儿……”话未说完,里屋传来“啪”一声——小诺的书摊在地上,她大声地对爷爷说:“他们只要姐姐和弟弟,不要我!”


  原来小诺的心结在这里。那天夜里,我辗转难眠。此后,我一边联系小诺的爸妈,希望他们多抽时间和孩子聊天,关注孩子的需求;另一边我也经常找小诺谈心,给她看父母寄来的新书包,告诉她爸爸妈妈是爱她的,把她留在爷奶家,实在是因为照顾不过来,希望她做个阳光快乐的孩子。小诺听了我的话,不置可否,没有表示反对。我想,小诺这样优秀的学生,也许是想明白了,只是碍于少年的自尊心不好开口。


  直到孩子小学毕业之后,某个清晨,奶奶打来电话,说孩子哭了两天两夜,她的声音特别着急:“李老师,小诺放学回来就不吃不喝,一直蒙着被子,睡醒就哭,哭累了接着睡,问她什么都不说。孩子最信任你,你来劝劝她,我实在没有办法了。” 我连声安慰奶奶别着急,下课就去。


  一下课,我就急匆匆赶到小诺家,冲进她房间时,看见她床上的被褥裹成一团,闷闷的哭声,像从很远的地方传来。我掀开被角,看见她闭着的眼睛,几次喊她也没有回应,只有眼泪一个劲儿的往下流。我的心揪得紧紧的,这孩子心里得多痛苦啊!我轻轻的拍着她:“小诺,李老师来看你了。你有没有话想对我说?”她只是无言地摇头,又哭了起来。我小心地扶着孩子起来,“那就哭吧,孩子,想哭就哭,把心里的委屈都哭出来,李老师陪着你好不好?”她突然扑进我怀里,她在我的肩头放声大哭,足足半小时。“为什么……不要我?”只有这句话在重复,等到小诺平静后,依旧沉默无言。我知道孩子心理出了问题,可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


  从小诺的奶奶口中, 我了解到,原来上次的事情之后。小诺妈妈对他的态度改变了不少。可每次打电话,小诺都不接,假期来接她,她也不愿意去。很明显,孩子心里的结没那么容易解开,长久的分离带来的埋怨和委屈,哪里能轻易说放下就放下。


  心病还得用心药,我打电话给小诺妈妈,跟她讲了孩子的情况。小诺妈妈疲惫又痛心:“小诺是我的女儿,我怎么能不关心她?可是不管我怎么做,她都不理我,我是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我想想,她妈妈说的也有道理。要打开孩子的心扉,解开她的心结,想来想去,我觉得得找专业的心理医生。但在我们这个小县城,让家长接受孩子有心理问题,真的很难。


  就在我犹豫要不要跟小诺家长说这个想法的时候,小诺的情况更严重了。她不仅拒绝上学,还躺在床上,不吃也不喝,无论爷爷奶奶怎么劝都没用。无奈我只能把想法告诉小诺的家人,还强调了问题的严重性。好在她的家人听了我的建议,决定带小诺去省城的医院。


  可是小诺不愿意去。我又一次到了她的家里,我们说了许多话。说小学毕业后学校里的变化,说爷爷奶奶平时在家里的劳作,还说有些爱像老树的根,纵使隔着千里黄土,仍在地下悄悄相连。后来她终于答应见心理老师。临行前,我替她理好翘起的衣领:“咱们小诺可是最勇敢的孩子,得先治好自己这颗聪明的心呀。”


  在省城的医院,小诺被诊断患上了轻度抑郁症。医生说幸好发现得早,治疗及时,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经过一段时间的专业治疗,再加上家人的细心照顾,小诺慢慢打开了心结,与爸爸妈妈和解了。


  (三)在蜕变中的成长


  后来她回到学校努力学习,顺利地度过了初中,再然后是高中的学习生活,她的成绩一直很优秀。


  我们之间的联系一直保持着,小诺把我当成了知心朋友,遇到好成绩会来报喜,遇到烦心事也会向我倾诉。那年盛夏,我接到了小诺的电话:“李老师!我考上了安徽省医科大学的临床专业,那是我梦想中的大学。”


  听着她那快乐的声音,我不禁泪流满面,恍恍惚惚地又看见当年那个面容稚嫩、眼里满是忧郁的小学生。在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使她终于拥有了健康的心理和充满希望的人生。


  编者的话: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心理。开展好以学校为主导、家校共育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代学校家庭教育科学性的重要内容。本文中小诺的心理问题的解决和健康成长,就给我们如何开展家校共育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益的启示。


三、线下家长学校办学图片新闻

(一)耿棚中学开展暑期家访活动


1757557678508205.jpg

1757557693119951.jpg

1757557704854826.jpg


  为做好家校共育工作,八月上旬,耿棚中学组织新高二、新高三年级的老师进行家访活动。此次活动由年级主任汪健民、吴强录带队,各班主任们分组上门走访。(秦云)


(二)慎城镇第三小学举办一年级新生家长学校


1757557754128058.jpg

1757557768810159.jpg

1757557780466335.jpg


  8月30日,慎城镇第三小学举办一年级新生家长学校,校长高飞为家长做了辅导报告。(高胜男)


(三)县第二幼儿园举办新生家长学校


1757557826235254.jpg

1757557840251348.jpg


  8月29日,县第二幼儿园经统一安排,由班主任主持,分班举办了新生家长学校(侯玉婷)


1757557874487076.jpg

1757557897870834.jpg

1757557909934435.jpg


  9月4日,古城镇中心学校举办一年级新生家长学校。由年级主任任浩主持,校党总支书记赵帅授课。(李献敏)


编辑:马少山

审核:周炳南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