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生理健康
心理生理健康
电话:0558-2272076
地址:阜阳市关工委家教组
当前位置:首页  >  心理生理健康
溺爱教育产生的原因及对孩子的影响互动留言
发布时间:2017-12-07  浏览:2923 次    字体大小 :

  天下父母都有一颗爱子之心,孩子是父母爱情的结合,更是管委会家庭生活乐趣的重要来源,是父母为了呵护孩子而努力奋斗的动力,自然也就会把孩子视为一切的百般疼爱。父母对于子女的爱,是世间最可贵的一处情感。然而爱之过度,就变为了溺爱,使之造成的结果就是父母过分地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著名的教育学家说过,父母若对孩子的爱不够,孩子会感到痛苦,但过度的溺爱,却也会让孩子遭到毁灭。

  1、溺爱教育的特征

  有些父母总是对孩子抱有很高的期望而十分地疼爱自已的孩子,从而尽自已所有的努力也会满足孩子的所有需求,这种过渡的宠爱就会惯坏了孩子,使得孩子的心理接受不了任批评的意见,吃不了苦,不爱学习,攀比同伴,不思进取,养尊处优,待孩子成年后,就会变得娇气十足,不但实际工作的能力低下,甚至这些孩子连最基本的生活处理能力都没有。有些父母明知道孩子的身上有一堆的缺点和毛病,也一味地娇纵,让孩子成了凡事都“以自我为中心”的人。

  2、溺爱教育的影响

  父母过渡的溺爱对孩子造成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它会造成孩子的心理发展上扭曲,继而形成许多不良的品性和不健康的思起,如自私自利、称王称霸、过渡贪婪、冷漠粗暴,同时还缺乏生活的独立性,没有适宜社会的能力。这种人格品性上的两重性,往往会成为违法犯罪的基础。据有关部门报道说,一些好端端的青少年,堕落为违法犯罪分子,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来自父母的过渡溺爱造成的。溺爱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例子举不胜举,可是面对如此多的实例,还有大多数的父母还在继续娇纵、惯宠他们的孩子,殊不知,惯子如害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教育方式都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日常生活习惯和行为的养成。平常的百般依顺,千般宠爱,却对孩子的缺点和毛病视而不见。实际上家长充当孩子的保护伞,却是对孩子成长的一种“宠杀”

  父母应该在察觉出孩子的缺点和毛病时,与孩子一同接受教育,因为孩子的好多缺点都与父母的教育方法不当有直接的关系。著名的教育学家曾说过,孩子的可塑性是非常强的,有毛病是可以引下原,但是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教育与引导,那么他就会越走越远,那时就很难再纠正了。

  1、隔代抚养产生的责任感的缺位 责任感的缺位是导致隔代溺爱的一个重要原因。“子不教,父之过”,所以做父母的就算想宠爱孩子,也懂得应有所收敛,否则会惯坏他,而且我们得为此负责。但是,如果我们做了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那么在宠爱孙辈时就少了这一层顾虑,“从这个角度讲,祖父辈溺爱孙子孙女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

  2 隔代抚养溺爱孩子是因为老人对死亡的恐惧 在隔代抚养中,做祖父辈的特别怕孙子辈的出安全问题,他们特别在意安全,这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孩子毕竟不是自己的,一旦照顾中出现安全问题,他们会觉得对不住儿女。第二、做老人的,开始越来越多地面对死亡问题,很多老人无法面对自己心中的死亡恐惧,于是将这种恐惧投射到孙辈身上,也特别担心他们出问题。虽然做父母的也会有这种担心,但老人们的担心经常会显得缺乏理性,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的死亡恐惧。实际上,如果做父母的经历过太多的生死离别,他们也很容易特别在意孩子的安全问题。

   3 隔代抚养溺爱孩子是因为老人为了争宠 在以前的家庭中,因为孩子多,一般是孩子要竞争长辈的爱。但现在,这种情况颠倒了过来,现在的孩子生活在“4+2+1”的家庭中,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和爸爸妈妈6个人的爱都投入到一个孩子身上。并且,为了让孩子更在乎自己的爱,这6个人不免会出现竞争的格局,大家都争着向孩子表达爱,甚至唯恐被其他人压过。父母要负责任,所以会控制自己的争宠心理,但老人们就容易失去控制。这是一种‘争宠’ 并且,争宠的目的是让孩子高兴,而不是让孩子成长。因为爸爸妈妈都是独子,所以结婚的时候是两家都置了新房,很多孩子的姓名中含有两头长辈的姓氏,外公外婆的称呼也改成了爷爷奶奶,老人们也最喜欢问孩子你是喜欢北边(东边)的爷爷奶奶还是喜欢南边(西边)的爷爷奶奶?就这样,使得孩子从中投机取巧。

  4 隔代抚养溺爱孩子是因为老人的一种补偿心理 在留守家庭中,孩子的爸爸妈妈外出挣钱,将孩子交给老人带,老人更会心疼孩子,他们觉得和正常的孩子相比他们已经少了爸爸妈妈的爱,所以老人会更全身心地带孩子,特别是在身体方面,不能饿着,不能冻着,更不能生病,这样起码在孩子的父母过春节回家时能让他们看到一个健康的孩子。而事情往往适得其反,你越是溺爱越是难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如有的爷爷奶奶怕孩子饿着,喂孩子吃,还跟在孩子的屁股后面追着喂,养成了孩子边吃边玩的坏习惯,没有哪一顿能吃得安心吃得饱。因为捂得厉害,孩子又经常感冒。孩子种种表现也不尽如人意,自私、霸道,凶的时候比谁都厉害,软的时候比谁都胆小,让人捉摸不透。

   5 “内在的小孩”的投射人老了,自己也会变成小孩 这主要是,他们发现,自己说了算的地方越来越少,结果他们容易变得和孩子一样固执和任性,总需要儿女们的安抚和说服。但同时,他们一样会觉得自爱有罪,无法坦然地面对自己“内在的小孩”的需要,于是将它投射到真正的小孩———孙辈身上,从而进行无限度的溺爱,一切以孩子的快乐为标准,从不指责孩子的过错,这其实也是他们内心中渴望的原则。案例:退休的张婆婆与丈夫对唯一的外孙疼爱有加,6岁的孩子在家里是绝对的“小霸王”,外孙的拳打脚踢、破口大骂,向来被他们笑纳为“享受”。外孙上学前班了,从家里到学校只有区区300米的路,老人心疼孩子,却要用“摩的”接送。

  6 传宗接代的冲动 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授王登峰说,传宗接代———也即传播我们自己的基因———是我们最重要的本能需要。一开始,儿女们负担着这个责任,所以老人们会溺爱儿女。但当儿女们生儿育女后,他们传宗接代的任务就完成了,现在该孙辈们承担这个责任了,所以老人们会对孙辈特别地疼爱有加,让儿女们经常会产生嫉妒感。以上这些原因综合在一起,使得隔代抚养更容易演变成溺爱。并且,因为我们的文化特别讲孝道,所以孩子的爸爸妈妈在挑战老人们失去理性的溺爱时,会感觉到很大的压力,再加上现在做父母的普遍又比较忙,他们只好放手让老人去管,这进一步加剧了溺爱的情形。

  7 时代背景造成家长对孩子的溺爱 改革前的几十年时间里,我们一直生活在物质生活条件非常匮乏的条件下,而且每个家庭一般都有多个兄弟姐妹,不仅物质条件得不到满足,就算精神关爱也偏少。这样一来,我们这些没有被满足的渴望就藏在我们内心中,成了我们“内在的小孩”的重要内容。现在,我们身为父母了,却生活在一个物质条件相对丰盛的时期,于是我们“内在的小孩”未被满足过的愿望被充分唤起。并且,因为现在主要是独生子女,于是至少父母两个人的“内在的小孩”被投射到一个独生子女身上了,这就很容易导致溺爱。现在的父母经常感叹:“我那个年代,什么都没得到过,我一定不能让我的孩子再重复我那种生活。”这一点在祖辈向上表现得尤为突出,第一因为祖辈比我们生活得更苦。第二祖辈比父辈少了一份“子不教,父之过”的责任。

  8 文化背景导致家长溺爱孩子 我们的文化是,自爱有罪,应该爱别人。但是,人天性首先是自爱的,我们被教导不自爱,其实是违反了人性。在这种教导下,我们压抑了自爱,但被压抑的自爱必须表达出来,而孩子无疑是最适合的表达对象。这样一来,我们在爱孩子的时候,容易比那些尊重自爱文化中的人失去分寸,看起来,溺爱仿佛有那么一点伟大的味道,因为从现象上看,溺爱的父母是通过牺牲自己来满足孩子的需要的。但实际上,溺爱源自父母的自恋,溺爱的父母无视孩子真实的成长需要,而是将孩子当成自己的另一个“我”,给予过度满足。可以说,无限制地给予孩子,其实是无限制地在给予自己。 许多溺爱型的父母,他们已习惯了毫无保留地给予,一旦在他们也需要子女的爱时,才猛然醒悟,孩子对他们却是那么冷漠,他们不明白他们的爱为什么得不到回报,有的孩子在犯罪入狱之时还会将怨恨的目光投向最爱他的那个人,此时,我们父母才后悔不迭:当初他们种下的不是爱的种子,而是仇恨的幼苗。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