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课堂
家长课堂
电话:0558-2272076
地址:阜阳市关工委家教组
当前位置:首页  >  家长课堂
“妈妈,我再玩10分钟”,你的2种不同回答,成就孩子2种人生互动留言
发布时间:2025-05-22  浏览:6 次    字体大小 :

“妈妈,我再玩10分钟!”

孩子坐在沙发上,手里还握着手机,眼睛一刻也不离屏幕。

你站在一旁,看他投入的样子,一股无名怒火涌上心头。

听到这句熟悉的“拖延名言”,你下意识脱口而出:“再玩?你还有没有规矩了!”

也许你没意识到,这句“再玩10分钟”,其实是孩子在试图做一件极其重要的事——向你“谈条件”。

而我们,如何回应这句看似普通的小请求,会成就孩子不同的人生。

1747877977789934.jpg

一:“妈妈,我再玩10分钟”

听到孩子说,再玩10分钟。

我们会以为,他是在“偷懒、耍赖、磨蹭”。但其实,他们真正想要的,也许是下面这些东西:

●一点掌控感:我不是被命令,而是可以争取;

●被尊重的感觉:你听到了我的请求;

●时间规划的练习:我能不能自己掌握结束的界限?

一句“我再玩10分钟”,不是纯粹的拖延,而是他们对“选择”与“控制”的一次尝试。

我们很多时候,都低估了这句话背后的心理深意。

我们一边抱怨孩子“缺乏时间观念、没规矩”,一边却用最简单粗暴的方式,打断了他们每一次建立时间意识的机会。

1747878001107661.jpg

二:2种不同回答,成就2种人生

我们来看看这2种常见的回应方式:

①“我说不行就不行!马上关掉!”

这种反应,几乎是大多数家长的“本能操作”。

声音提高、语气强硬、态度坚决。

我们以为是在“立规矩”,但对孩子来说,听到的却是:

“我说什么不重要。”

“我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只要大人不高兴,我就没有发言权”

这时候,孩子很可能有三种反应:

1反抗:“我偏不!”——于是和你对着干;

2顺从:表面听话,其实心里不服;

3阳奉阴违:你一转身,他又偷偷打开屏幕……

表面上看,好像你赢了。但实质上,你失去了孩子的信任和自我管理的机会。

长期下来,孩子变得不是更自律,而是更会“偷偷来”。

1747878019464786.jpg

②“10分钟?好,那你来掌控一下时间”

这种回答,温和但有力。

不是直接答应,也不是立即否定,而是把选择权“递回”给孩子。

你可以这样继续说:

“那我们说好,10分钟后你主动关掉,我来提醒你一次。行不行?”

或者:

“你看一下现在几点?你觉得10分钟后是几点?需要我帮你看着时间吗?”

为什么这种方式特别重要?

因为它在做三件事:

✔一是:接住了孩子的表达。

你没有否定他,而是说:我听见你了,我尊重你想延长时间的愿望。

✔二是:给了孩子一次承诺的机会。

你不是命令他,而是邀请他做出选择和承担。

✔三是:锻炼了孩子的“延迟满足”和时间意识。

10分钟后如果他做到了,就有成就感;做不到,也正好趁机教他“说到做到”的重要性。

这10分钟,是他成长的练习场。

这类孩子,长大后更有自控力,更能为自己的时间安排负责。

1747878035104201.jpg

三:孩子的时间观,是“被接纳”出来的

很多家长说:“我家孩子一点时间观念都没有,总是磨蹭、拖延、说话不算数。”

但如果我们回头想一想——

我们是否给过他自己“掌控时间”的机会?

我们是否允许过他练习“自己决定什么时候结束”?

我们是否耐心地陪他“一次次失败”,再一次次总结?

其实,孩子的时间感,不是一天形成的,而是来自于我们每一次回应中的暗示。

当我们愿意“等他10分钟”,不是纵容他玩,而是在对他说:

“我相信你能做到。”

被信任的孩子,更愿意努力去做到。

1747878048621594.jpg

四:生活中,我们可以这样做

面对孩子跟我们“谈条件”,我们可以这样回应:

①第一步:保持冷静,用中性语气回应

别急着说“不”,也别立刻答应,先用“哦,你想再玩10分钟啊?”这类中性话回应。

这话传达的信号是:我不是敌人,我愿意听你说。

②第二步:邀请孩子做选择、定界限

比如:

“你自己看一下时间,现在是几点?”

“妈妈提前1分钟提醒你,可以吗?”

这样做的重点在于:让孩子参与决定过程,而不是直接听你命令。这样,他才更愿意为结果负责。

1747878060850437.jpg

③第三步:事后总结,强化经验

不管他有没有做到,我们都可以回顾一下:

“你说好的10分钟,结果说到做到,妈妈很欣慰。”

或者:

“超时了几分钟,要不要下次我们换个方式?你觉得哪个方法效果更好?”

这,才是建立自我控制的关键步骤。

孩子的每一次“多玩10分钟”,我们都可以选择:

是把它当成“对抗命令的坏习惯”;

或者当作“成长能力的训练场”。

你的一句话,不只是回应了一次小小的拖延,

更可能,潜移默化中决定了他未来时间管理和人生自律的方向。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来源:布谷妈妈

声明:文中图片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