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课堂
家长课堂
电话:0558-2272076
地址:阜阳市关工委家教组
当前位置:首页  >  家长课堂
“爸爸,我被打了,可以还手吗?”爸爸的高智商回答,值得所有家长看看互动留言
发布时间:2025-05-21  浏览:11 次    字体大小 :

1747794412201732.jpg


有一天,我朋友和儿子之间发生了这样一段对话。


那天傍晚,朋友刚下班回家,还没来得及脱外套,儿子就一脸委屈地坐在沙发上,眼圈微红。


“爸,今天有人打我了。”


“那你打回去了吗?”


“没有,但我特别想。”


然后,他抬起头问了一句:


“爸爸,我被打了,可以还手吗?”


这一刻,我朋友愣住了。


这是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隐藏着孩子对尊严、界限和判断力的初次探索。


而他的回答,理智、坚定、又温暖,值得每个家长学习。


01、不急于回答,而是引导孩子思考


他坐下来,和儿子面对面。


“你知道拳击手和武术家的区别是什么吗?”他问。


儿子想了想,说:“拳击手打得快?”


“也对,但最大的区别是——

拳击手靠出拳,武术家靠判断。”


“什么判断?”


“什么时候出手,什么时候不出手。”


他看着儿子,语气温和又坚定:


“你问我能不能还手,这不是个对错题,

而是一个你‘怎么判断’的问题。”



02、会思考地还手,才是真正的保护自己


“你告诉我,对方为什么打你?”


“他说我挡了他的位置,我其实没注意到……”


“那你说什么了吗?”


“我刚说‘对不起’,他就推了我。”


“你有没有受伤?”


“没有,就是有点委屈。”


爸爸点了点头:


“冲动地还手,有时候不是解决问题,

而是把你自己也拖进麻烦。”


“真正厉害的人,是能守住情绪的人。”


然后,他对儿子说了一句:


“爸爸不会告诉你‘永远不能还手’,

但我会教你:会思考地还手,才是真正的保护。”


03、不靠拳头的解决,更需要智慧


“你要记住第一件事:确保自己安全。”


“如果对方有攻击倾向,

你要先保护自己、远离危险、找老师。

这不是胆小,而是聪明。”


“强者不是谁都敢打,

而是知道什么才值得出手。”


“那……什么时候可以还手?”儿子继续问。


爸爸认真地说:


“当你已经警告过对方‘不要再打我’,

他还继续动手时,

那你可以冷静、果断地回击。”


“不是为了泄愤,

而是为了设立你的边界。”


04、让别人知道:你不是好欺负的


“你要做的,不是打赢别人,

而是要让别人知道:你不是个软柿子。”


“你的气场、你的坚定、你的底气,

这些才是真正保护你的盾牌。”


“爸,那你小时候被打过吗?”


“当然。”


“我小时候有一次被人推搡,

我没有立刻还手,而是站定了说:

‘你再来试试,我不是好欺负的。’”


“对方愣了一下,然后走开了。”


“很多时候,

不是你打回去了才有用,

而是你传递出**‘我不是你能随便欺负的人’的态度。**”


05、什么情况下,不建议还手?


“那我什么时候不该还手呢?”儿子问。


爸爸说:


有三种情况,最好不要还手:


第一,这是个误会,对方并非恶意。

还手不是勇敢,是冲动。


第二,事情本可以靠别的方式解决。

比如走开、找老师、告诉家长。


第三,对方明显比你强很多、人数多。

这时候不还手,不是怕,而是懂得保护自己。


然后他说:


“孩子,真正的勇敢,

是知道什么时候出拳,什么时候收拳。”


“你可以说:

‘我不是不敢打你,

是我不愿做没有意义的事。’”


06、教会孩子判断,才是真正的教育


朋友最后告诉我:


“我不希望我的孩子是一个容易被欺负的人,

也不希望他动不动就打人。

我希望他成为——

一个懂判断、有勇气、有底线的人。”


成长不是变得暴力,

而是学会掌控情绪,有勇气面对一切。


微信图片_20250521102358.jpg



写在最后


如果你是一个父母,孩子也问你:“被打了可以还手吗?”


你会怎么回答?


别急着说“可以”或“不可以”,

先教他什么是“判断力”,什么是“界限感”。


欢迎把这篇文章转给更多的爸爸妈妈,

让更多的孩子,在成长的关键时刻,

学会真正的保护自己。


来源:1首简单的歌微信公众号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