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新闻
家教新闻
电话:0558-2272076
地址:阜阳市关工委家教组
当前位置:首页  >  家教新闻
不待扬鞭自奋蹄互动留言
发布时间:2021-07-16  浏览:1131 次    字体大小 :


——记阜阳好人、颍泉区教育局关工委副主任牛宗汉

颍泉新闻网   作者 余 波   刘 标


“块块荒田水和泥,深耕细作走东西。老牛亦解韶光贵,不等扬鞭自奋蹄。”这首诗人臧克家吟老黄牛的诗,也正是对优秀共产党员、颍泉区教育局关工委副主任牛宗汉的真实写照。

耕耘教坛的“拓荒牛”

1992年4月7日的人民日报上刊登一篇文章,标题是《拓荒者的奉献》故事的主人公就是牛宗汉。

1958年,21岁的牛宗汉参加教育工作,1976年他奉调任原阜阳市教育局局长。那时的阜阳,教室不够、校舍失修,因为办学条件差、缺教室,学生只能一半上午上课,另一半下午上课,全市有100个班级采取这样“二部制”的方式上课。学生们挤在漏雨透风的教室里上课的场景,让他刻骨铭心下决心改变现状。那年寒假,牛宗汉冒着寒风,到处查看全市学校校园的危房,整理出一份详细资料。腊月二十六那天的凌晨5点,他带着申请报告,踏雪走向车站,直奔省教育厅,争取办学经费。除夕回到阜阳,他带回了省厅12万元的拨款计划。对于阜阳的教育来说,12万元的拨款,修缮了破旧的教室,建立新的学校。“二部制”的上课方式,从此成为历史。到了1992年,经过多年赶超,原阜阳市获得了全省基础教育先进市的称号。


1626429479699008.jpg

 

乐于奉献的“孺子牛”

1998年,牛宗汉从颍泉区教育局长的岗位上退休,有人开出高薪请他合作办学,都被他婉拒。专门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又奉献了20余年,他曾带领二十多位老同志多次“南下北上”,参加培训,学习“关工”工作方法和先进的家教经验,充分发挥余热,组建了庞大的教育系统“关工”队伍。在牛宗汉的奔走下,颍泉区所有学校均开办了家长学校,学生家长受教育率达80%以上,创建区市省家教名校29所。被阜阳市关工委作为先进典型在全市推广学习,曾作为典型代表在全省交流会上发言。如今家长学校已在颍泉区遍地开花,颍泉区多次被评为“全国家教示范区”,2012被教育部授予“全国家长学校试验区”。

退休后,他先后完成了“十二五规划”国家社会基金教育学课题《农村留守初中学生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的研究》;安徽省家庭教育科研课题《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体系的研究》,两个课题都是2018年结题。不仅如此,牛宗汉还参与制定国家家教制度,用自己的工作经验为国家制度建设献言献策,直接推动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

牛宗汉还兼任阜阳市家教讲师团成员,深入家长学校讲课。搜集了很多家教和对青少年方面的资料,从城市讲到农村,从区内讲外区,至今共讲课100多百场,受教育家长和学生达3万人次。 2016年颍泉区教育局关工委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单位”。


image003.jpg


永不卸套的“老黄牛”

如何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政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成为牛宗汉一直思考和践行的课题。

“今天,历史的接力棒传到你们手上,实现中国梦成为青少年责无旁贷的担当和使命,大家更应该珍惜革命先烈的精神财富,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传承红色基因,心怀强国之志,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练就建设祖国的本领,用饱满的激情拥抱时代、迎接人生”。在一次为青少年宣讲中,牛宗汉的一席话,赢得了阵阵掌声。

为挖掘阜阳辖区革命先烈的优秀事迹,牛宗汉历时两年查阅档案、走访民间,编纂、绘制《颍淮先烈连环画》,图文并茂,分发各校。每到学校组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时,他都会讲一段红色故事。今年“四九”前夕,他到各镇办学校巡回做“阜阳革命英烈”事迹报告;在建党100周年之际,他组织开展“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报告、弘扬传统文化,积极组织“中华魂”主题报告会;请老模范、立功现役军人作革命理想教育报告;使使青少年决心听党话,跟党走,立大志,成英才,在红色基因传承中汲取力量。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image005.jpg


如今牛宗汉虽到了耄耋之年,但步履稳健,思维清晰,精神矍铄。一位老领导看他80多岁仍东奔西走,乐此不疲,感慨的说:“你真是个永不卸套的老黄牛”。他回答说:“作为一名有六十多年党龄的老党员,我要活到老工作到老,以报答党的恩情。同时在这个年龄我还有能力多作一份奉献,也就多一份幸福,多一份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