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课堂
家长课堂
电话:0558-2272076
地址:阜阳市关工委家教组
当前位置:首页  >  家长课堂
家庭教育的关键是母亲互动留言
发布时间:2020-09-22  浏览:785 次    字体大小 :

 

家庭教育的关键是母亲。不是有个大别墅就可以称为“家”,破房子里有个妈才成其为“家”。一个母亲会影响三代。在一般的家庭中,母亲只要没什么大问题,就会成为家庭的核心。

在处理家庭问题上,女人是有优越性的。因为男人的大脑更擅长逻辑思维,女人更善于感知别人的需求。因此,在对人的理解和控制管理上,女人更有优势。其实,在中国古代也是这样,母亲的地位很高,像红楼梦里的贾母一样。母亲一直是家庭教育的主力。孩子跟母亲的关系也是最特殊的。虽然孩子出生剪断了脐带,但他们的潜意识是完全连通的。所有的孩子都会为母亲牺牲。我们有个误区,以为是母亲为孩子牺牲,其实,孩子也会为母亲牺牲。

如果母亲生活在水深火热中,整天骂骂咧咧情绪不好,那么孩子也会感受到母亲过得不快乐,他马上就会把这种情绪背在身上,觉得是因为自己,母亲才会生活得不幸福。

比如,妈妈教育孩子:茶杯必须放在桌上,如果把茶杯放在地板上就会责骂,那么孩子就只能把茶杯放桌上 —— 这是顺从了母亲的意志。“顺从”会逐渐发展成“认同。”比如孩子上小学后请同学到家里玩,同学把茶杯放在地板上,孩子会叫同学把茶杯拿起来,不要放在地板上 —— 这个就是认同。等到孩子长大了,妈妈老年痴呆了,把茶杯放在地上,他就会让老娘把茶杯拿起来放好 —— 这就完全内化了。

举个母女关系的例子。一个幼儿园园长的女儿,小学里总是第一名,到初一时来咨询,才发现已经精神分裂了,必须去医院治疗。这女孩子的第一名是怎么来的呢?就是非常非常努力,废寝忘食地学习。因为她妈妈要求她一定要考前3名。原因就出在她妈妈的身上。我对孩子的妈妈说,对孩子的这种极端要求是变态、是虐待。

她竟哭了起来。原来,这位妈妈是家里的第三个女儿,她的出生并不受家人欢迎。因为他们所盼望的是儿子。她唯有通过考第一,才能得到家人的重视。而这种心理延续到了自己女儿的身上。在中国,这种受到母亲的排斥的情况并不少见,很多得厌食症、暴食症的女儿背后都有一个排斥她的母亲。女人是很难取得自我认同的,而且,她往往会把对自己的“不认同”传递给下一代。这跟我们中国重男轻女的传统有关。母子关系上出问题的,一般就是表现在:不让儿子长大,高度地控制。因为潜意识里有一种“母以子为贵”的想法。

再举个例子,一个十六七岁的男孩出去参加同学聚会。成熟的妈妈就会说:“注意安全啊,钱够吗?”“够!”然后这孩子就出去了。他在外面玩得很自由自在、很放松,他在同学面前也会让人感觉是一个很自然的人,因为他没有被控制住。而控制欲强的妈妈会问:“和谁在一起?去几个人?什么活动?什么性质?你带多少钱?只能用多少钱……”这样的孩子出去表现也是不一样的。

 

关于孩子的长期教育,总结起来有这么几个原则:

▶️ 0到3岁,每时每刻关注他。

这个阶段是安全感确立的关键期,如果这个时期没有得到满足,一生都会有缺憾。

这个时期妈妈比较重要,如果妈妈是上班族,那么下班一定马上回家,高跟皮鞋就不要穿了,应酬也别出去了,妈妈就算蓬头垢面都无所谓。

因为孩子0到3岁的时候,你要每时每刻陪伴他,就算每天对他讲100遍我爱你,他也不会嫌多。

▶️3到6岁,诚心诚意陪伴他。

做到诚心诚意很重要。这个时候爸爸很关键,他可以做孩子的玩伴。

因为3到6岁时,孩子的探索欲望开始形成,如果有父亲这个老山羊在,孩子就不会怕了,他的探索欲望就会得到加强。

反之,他就会胆怯懦弱退缩,他的探索欲望就会受到抑制。

▶️6到12岁,真真切切喜欢他。

6到12岁的儿童期,要让孩子感觉到,家长是真的喜欢他。

因为儿童进了学校以后,老师对不同的孩子会有不同的评价,经常可能会在学校里受到一些负面的打击,或者觉得不如别人。

这时候就需要从家长眼里看到,你们不会讨厌他,不会不爱他,给他一个可靠的保证。

但是儿童阶段的孩子比较容易招人烦,讲话颠三倒四,脾气也大,家长经常会不耐烦。

可无论如何,你必须要让他感觉到你很喜欢他,特别是他犯了错误后,要能站在他的情绪里理解他。

▶️ 12岁以后,实实在在相信他。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你要一遍一遍地相信他。

如果你不相信他,那么他的行为会是很糟糕的,他永远也长不大。你只能相信他。一开始从相信他10%,再到25%,再到相信50%,最后完全相信他,那样才能像个人。

一次次的相信,到最后才会得到一个完全懂得自控的孩子。

如果做到这几句话,就是真正掌握了家庭教育的核心要素,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