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传承优良家风 ,争做.. | [05-13] |
![]() |
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苗.. | [05-13] |
![]() |
颍上县网上家长学校第.. | [05-12] |
![]() |
想吃“热豆腐”,你就.. | [05-10] |
![]() |
【泉北教育集团】泉北.. | [05-10] |
![]() |
着力构建青少年心理健.. | [05-09] |
![]() |
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7.. | [05-09] |
![]() |
家风伴我行 美德我.. | [05-08] |
电话: | 0558-2272076 |
地址: | 阜阳市关工委家教组 |
![]() | 当前位置:首页 > 家风家教 |
传承优良家风 ,争做时代楷模 | ![]() |
发布时间:2025-05-13 浏览:8 次 字体大小 : 大中小 | |
阜阳市第二十中学八(3)班 丁苡宁
何为家风? 或许要追溯到历史长河之中。追忆《朱子家训》“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警醒后人,珍惜当下;追慕《诫子书》“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牵系后辈,无愧典范;更倾慕《曾国藩家书》“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则俭,永不贫贱”。句句箴言,发人深思。 我开始回想,我的家风是什么。它并不如十五夜晚温润如玉的月亮令人瞩目,而是如同清风瞬息而过又连绵不绝,在生活小事中慢慢发觉。 从小时起,奶奶便教育我“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奶奶也用行动做出表率。 奶奶出生在生活极其困苦的年代。作为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她每天都会去田地里干活,长年累月的辛勤劳作使她的手变得像树皮上的裂缝。她常常穿着已经洗到发皱的带有补丁的薄衬衫。这件衬衫原本崭新,脏了,奶奶就带到家旁的小溪搓上肥皂,反复洗到发皱。刮破了,奶奶就戴上老花镜,搬板凳坐到太阳地底下 ,细眯着眼一针一线缝补丁。常有村里人笑着问她:“老张啊,你那衣服都穿一年喽!”她也只是笑回:“衣服没破太大就能穿嘞。”接着拿起沉甸甸的铁锹,架在坚硬的泥土上,抬起右脚踩在铁锹上一压,继续干农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因为从小生活艰难,所以奶奶常会珍惜身边事物,也会严格要求我们对待。犹记我到奶奶家吃饭,一颗米粒从大快朵颐的我的嘴里掉出来,看起来似乎微不足道,但她会将掉落在桌上的米粒捡起,严肃地将沾有米粒的手伸到我面前,勒令我吃掉。 至此我便决心要做一名节俭的人。 原来,不知不觉间平常琐事、普通小事也成了“节俭”的家风。 我的母亲,她自小承担家中大部分劳力,同时教导我理解“吃苦耐劳”的真谛。 每到农忙,太阳蠢蠢欲动要升起时,母亲就会随太姥一起舀粪水去浇灌田地。年仅十一、二岁的她要背着比她高一个头,装满粪水的扁担,徒步走到一公里外田地一勺勺将粪水浇给作物。所以她时常叮嘱我要学会吃苦,尤其学习的苦。 当我苦读到月亮悄悄漫步窗沿,有清风拂过窗帘时,我才发现明月的皎洁。月亮与我做伴,日出为我喝彩。我才幡然醒悟,这何尝不是吃苦耐劳的品质呢? 吃苦耐劳在我及家人的身上展现的淋漓尽致。 原来家风无处不在。 家风在一件件看似微小的事情中默默传承。作为家的精神,它无声滋润我们,潜移默化影响我们的品行。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风纯正,雨润万物;家风蔚然,国风浩荡。养成良好家风是国家之本,也是每个人的责任。 薪火相传,代代不息。 传承优秀家风刻不容缓,就让我们华夏儿女用平凡之躯,争做时代楷模,谱写中华家风之盛世! 指导教师:张玲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