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缓解孩子的厌学情.. | [12-21] | |
临泉三中举办“携手共.. | [12-20] | |
人民日报:再厉害的教.. | [12-19] | |
临泉县关工委在迎仙路.. | [12-17] | |
关于第二届“好家风伴.. | [12-16] | |
颍泉区2024年“中.. | [12-13] | |
人民日报:务必教会孩.. | [12-13] | |
教育就是,忍住,不插.. | [12-11] |
电话: | 0558-2272076 |
地址: | 阜阳市关工委家教组 |
当前位置:首页 > 家长课堂 |
坚持问题导向 依法科学育娃 ——关于“问题”的几个问题 | 互动留言 |
发布时间:2024-01-18 浏览:210 次 字体大小 : 大中小 | |
阜阳市关工委家教讲师团 阜阳市家庭教育研究会 阜阳市网上家长学校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 张乐群 坚持问题导向,解决实际问题,是一切工作的原则,也是我创作本书(《一半饿责任在家长》)的目的。本书的每一篇文章都是针对家庭教育的某个问题的,是为了引导、帮助家长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寻找办法,理论联系实际地解决问题的。 以前,我作家教报告的总题目是“家庭教育常见问题及对策”。《家庭教育促进法》颁布以后,我作家教报告的总题目是“坚持问题导向,依法科学育娃”。在这个总题目下,我和家长们讨论、分享了很多家教问题。如“国家为什么要出台《家庭教育促进法》?”(详见第二章)“为什么知道没有做到?”(详见本章)等等。 现在从家庭教育的视角,和家长们交流一下“关于‘问题’的几个问题”。 一、什么是问题? 人们对“问题”有以下几种理解。 1、问题即矛盾,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即“矛盾的普遍性(毛泽东语)”。“这个世界是由问题组成的。”(李希贵语)旧的问题(矛盾)解决了,新的问题(矛盾)产生了。国家、社会、家庭、个人都是在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发展、进步的。所以,有问题很正常,没有问题就是问题,因为你没发现问题,或者是没有预见到可能出现的问题。 2、问题即错误、缺点、毛病,如孩子厌学、贪玩、拖拉、磨叽、马虎、品德不良、习惯不良、学习退步、经不起挫折、好吃懒做、心理抑郁、性格内向、脾气暴躁,不善言辞、胆小、早恋、网瘾、手机瘾、不听话、说假话、小偷、自私、不孝、固执、任性、出走、逃学、轻生、打架…… 家长的问题也很多,比如:“养不教”、“教不严”、不会教,不尊师,言教多、身教少,看缺点多优点少,打骂批评多、表扬鼓励少,知的“道理”多,做到的少,只教子不教己,有爱心没耐心,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轻能力,重方法、轻理念,包办代替多,不负责,环境不好,家风不正,家规不严,品德不良,不守法纪,过度关注,护短,望子成龙成凤心切,急功近利,脾气暴躁,有语言暴力,习惯性的专制,经常训斥、打骂孩子…… 3、问题是现实与要求(理想)的差距。没有要求就没有教育。永远有要求,就永远有差距,就有问题。要求越多、越高,问题就越多、越大。因此,对孩子的要求要从实际出发,要合情合理,孩子可接受,经过努力能达到(跳一跳能摘到桃子),要求才能成为孩子上进的动力。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 孩子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四个方面:家庭、社会、学校、个人。这里主要谈谈家庭教育的原因。 人们常说:问题孩子大多有个问题家庭、问题家长。家长不懂教育,理念、方法错误,不能以身作则等等。在有完美主义思想的家长眼里,孩子都是问题。人无完人,何况孩子。有的孩子本来没大问题,家长盲目攀比,要求过高、过难、过多,产生了一些问题。家长不能老盯着社会、学校以及孩子的问题。一半的教育在家庭,一半的问题在家长。家长应该多从自身找原因。上面提到的家长的那些问题就是孩子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 三、如何对待问题 1、孩子有问题很正常。大人都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更何况孩子。 2、有些问题不是真问题。如孩子好玩、调皮等。好玩是孩子的天性。冰心先生说:“调皮的男孩是好的,调皮的女孩是巧的。” 3、有些问题是孩子成长中的正常现象。如偶尔有情绪,青春期的逆反心理、早恋等。家长不要太关注,过一段时间可能就没事了。家长太关注,管控过多,本来是小问题,可能会变成大问题。 4、要允许孩子有问题、犯错误,甚至鼓励孩子犯错误。“鼓励犯错误”是指鼓励孩子不要怕失败、怕犯错而大胆地干事,大胆探索、创新。不干事的人永远不会失败,不会犯错。但明知错误的事情坚决不能干。 5、孩子有了错误、失误,家长不要求全责备、无限上纲,不要没完没了地唠叨、批评。要善待孩子的小缺点、小毛病。我的经验是看见装着没看见。 6、要帮助孩子分析问题,查找原因,想办法解决问题。如孩子学习退步了,和孩子一起分析问题,讨论问题,共同寻找办法解决问题。我女儿一次语文考了40多分,我没有批评她,而是和一起查找原因。她找到四种原因,并表示以后一定注意改正。这就是自我教育,是人最主要的生活、学习能力。 6、不要奢望在短期内解决问题,更不要奢望解决所有的问题。教育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反复性。孩子长期形成的不良习惯是很难改变的,所以要爱心+耐心。在孩子幼儿阶段,就要重视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有些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在学校、在社会,家长是无能为力的。如出生率下降,考大学越来越容易,但找工作越来越难。家长不要太重视教孩子学知识,而要重视培养孩子的品德、交往、生活、生存等能力。 7换个角度看,有些“问题”可能不是问题而是优点。事物都有两面性。比如胆子大,敢冒险,既是缺点,也是优点,关键是要看干什么事。有些事需要敢干敢为,有些事则需要谨慎而为。 四、如何解决问题? 1、树立正确的问题观。世界、国家、社会、家庭、学校、成人、孩子都有各种各样的问题。问题的不断发现和解决,促进了社会和人的发展和进步。 2、加强学习,增强问题意识,及时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思考、不总结、不学习、不检讨、不改进。当前,孩子的主要问题是学习负担过重,心理压力很大,睡眠严重不足,自由活动的时间太少,抑郁症增加。家长和老师要敏感地发现孩子患有轻度的抑郁症,要及时采取措施。前不久,我市某小学一位六年级的女生,患了抑郁症,学习退步,精神萎靡不振,但老师没有问题意识,没有抑郁症的常识,认为她睡眠不足,要她回家休息几天再来上学。孩子回到家里,家长更没有问题意识,没有抑郁症的常识,不问原因就批评训斥一顿。孩子以为老师不要她了,家长不喜欢她了,活着没意思了,就跳楼了。最近一段时间,因患抑郁症自杀的儿童时有所闻,原因多在于此。如果老师和家长都有抑郁症的常识和问题意识,理解孩子、保护孩子,及时采取措施,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悲剧。老师和家长不仅要当好孩子的“经师”(学文化知识的老师)、“人师”(教孩子学做人的老师),还要成为孩子的心理咨询师。这要求家长和老师学习、掌握《儿童心理学》、《心理咨询》以及预防儿童抑郁的知识和方法,把孩子的健康放在第一位。 3、努力学习教育理论,知道孩子有什么问题。是道德问题?习惯问题?智力问题?动力问题?能力问题?情感问题?意志问题?性格问题?身体问题?心理问题?还是成长中的问题(如逆反心理)?是真问题还是假问题?有的家长过度焦虑,老担心孩子早恋,害怕将来考不上好大学,找不到好工作等等。这是假设的问题,是庸人自扰。这需要家长有一定的教育理论知识,有强烈的教育意识。否则,即发现不良问题,也分辨不出是什么问题。 4、敢于面对问题,正确看待问题,客观分析问题,查找产生原因,勇于承担责任,冷静处理问题。 5、把问题当作教育的契机。问题常常是正确的先导。失败是成功之母,总结经验,继续奋斗是成功之父。 |
|